时间: 2025-05-09 03: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0:53
寓居 张嵲 〔宋代〕
未有扬雄宅一区,已惊短发似卢蒲。 家贫粥饭随鱼鼓,地远宾从只鸟乌。 已罢书空为咄咄,犹思快耳作呜呜。 衰残政值中兴日,聊得安闲卧五湖。
我还没有像扬雄那样的一区宅院,却已惊讶自己的短发如同卢蒲般稀疏。 家中贫困,吃饭时只能听着鱼鼓声,地处偏远,宾客稀少,只有鸟乌相伴。 已经不再像殷浩那样书空作“咄咄”之叹,却仍想发出“呜呜”之声以快耳。 在衰残之年,正值国家中兴之时,我只能聊得安闲,卧于五湖之畔。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字巨山,号南轩,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晚年贫困潦倒,但仍怀有对国家中兴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当时国家正值中兴,但作者个人生活困顿,诗中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晚年的贫困与国家的兴盛之间的反差。首联以扬雄宅与卢蒲发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颔联通过“鱼鼓”与“鸟乌”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孤独的心境。颈联以“书空为咄咄”与“作呜呜”对比,表达了作者从无奈到抒发情感的转变。尾联则以“衰残政值中兴日”与“聊得安闲卧五湖”对比,既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欣慰,又透露出个人隐居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贫困与国家中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卢蒲”比喻的是什么? A. 稀疏的头发 B. 短命的植物 C. 贫困的生活 D. 孤独的心境
诗中“书空为咄咄”借用了哪个典故? A. 殷浩的典故 B. 扬雄的典故 C. 卢蒲的典故 D. 五湖的典故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A. 对国家中兴的欣慰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D. 对孤独心境的抒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