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芍药》

时间: 2025-05-07 07:00:02

诗句

青春爱谢日迟迟,正是群芳扫迹时。

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

苦将蕊气相牵引,若对华灯不自持。

应似西江明夜火,馆娃宫里醉西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0:02

原文展示:

芍药 张嵲 〔宋代〕 青春爱谢日迟迟,正是群芳扫迹时。 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 苦将蕊气相牵引,若对华灯不自持。 应似西江明夜火,馆娃宫里醉西施。

白话文翻译:

在春日迟迟、百花凋谢的时节,芍药却绽放出青春的色彩。浓重的露水仿佛有情,轻轻地融入了芍药那如睡梦中的脸庞;温暖的春风却无力,无法唤醒那丰满而娇嫩的肌肤。芍药的花蕊似乎在苦苦地相互牵引,仿佛面对着华丽的灯光也无法自持。它应该像西江上明亮的夜火,照亮了馆娃宫,让人仿佛看到了醉态中的西施。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春:指芍药的鲜艳色彩。
  • 谢日迟迟:指春日漫长,百花凋谢。
  • 群芳扫迹:指其他花卉凋零。
  • 浓露:浓重的露水。
  • 暄风:温暖的春风。
  • 丰肌:丰满而娇嫩的肌肤,此处指芍药的花瓣。
  • 蕊气:花蕊的香气。
  • 华灯:华丽的灯光。
  • 西江:指长江。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指宫殿的华丽。
  • 西施:古代美女,此处比喻芍药的美丽。

典故解析:

  • 馆娃宫:位于苏州,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宫殿,因西施曾在此居住而闻名。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成为吴王夫差的宠妃,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芍药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芍药的独特美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美的欣赏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诗人通过对芍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芍药为主题,通过对芍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芍药的独特美态。诗中,“青春爱谢日迟迟”一句,既表达了春日的漫长,又暗示了芍药在百花凋谢时的独放异彩。“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芍药的花瓣比作睡梦中的脸庞,露水与春风的互动,增添了诗意的柔美。最后两句以西江夜火和馆娃宫中的西施作比,将芍药的美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使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更是一种文化美、历史美的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春爱谢日迟迟:春日漫长,百花凋谢,但芍药却绽放出青春的色彩。
  2. 正是群芳扫迹时:在其他花卉凋零的时候,芍药显得格外鲜艳。
  3. 浓露有情融睡脸:浓重的露水仿佛有情,轻轻地融入了芍药那如睡梦中的脸庞。
  4. 暄风无力困丰肌:温暖的春风却无力,无法唤醒那丰满而娇嫩的肌肤。
  5. 苦将蕊气相牵引:芍药的花蕊似乎在苦苦地相互牵引,仿佛面对着华丽的灯光也无法自持。
  6. 若对华灯不自持:面对华丽的灯光,芍药的美态无法自持。
  7. 应似西江明夜火:它应该像西江上明亮的夜火,照亮了馆娃宫。
  8. 馆娃宫里醉西施:让人仿佛看到了醉态中的西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浓露有情融睡脸”,将露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比喻:如“应似西江明夜火”,将芍药的美比作西江上的夜火。
  • 对仗:如“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芍药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芍药的独特美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芍药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花卉,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美的象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指芍药的鲜艳色彩。
  • 浓露:浓重的露水,象征着自然的滋润。
  • 暄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蕊气:花蕊的香气,象征着芍药的芬芳。
  • 华灯:华丽的灯光,象征着繁华与美丽。
  • 西江:指长江,象征着壮阔与明亮。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象征着华丽与历史。
  • 西施:古代美女,象征着美丽与传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春爱谢日迟迟”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日漫长,百花凋谢 B. 春日短暂,百花盛开 C. 春日温暖,百花绽放 D. 春日寒冷,百花凋零

  2. “浓露有情融睡脸”中的“睡脸”指的是什么? A. 芍药的花瓣 B. 露水的形状 C. 春风的姿态 D. 西施的面容

  3. 诗中“应似西江明夜火”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花卉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美丽。

诗词对比:

  • 张嵲《芍药》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张嵲的诗更加细腻,注重对细节的刻画。
  • 张嵲《芍药》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两者都描绘了春日的花卉,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而张嵲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美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艾人六言二首 其二 杂兴六言十首 洪秘监徐常丞有诗贺余休致次韵四首 理发二首 读秦纪七绝 春日二首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 其二 临江仙(县圃种花) 芙蓉二绝 其一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IQ 平衍旷荡 衣锦之荣 铄石流金 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声气相通 包含睐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定影 包含难的成语 馋猫 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寻结尾的成语 飠字旁的字 环骇 乌柳 王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