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10
折得月中枝,坐惜青春老。
及至归来能几时,又踏关山道。
满眼秋光好。相见应须早。
若趁重阳不到家,只怕黄花笑。
摘下那月中树枝,坐在这里感叹青春已逝。
等到我回来的时候又要过多久,才能再次踏上这关山道。
满眼都是美丽的秋光,见面的时候应当尽早。
如果到重阳节时还不能回家,只怕那黄花会嘲笑我。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人生、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感叹青春流逝、对家乡思念之时,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
《卜算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折得月中枝”引入了自然意象,月亮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坐惜青春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惋惜。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思考归来的时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归家之路的漫长,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焦虑。
“满眼秋光好”一句,秋天的美景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对比,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哀伤,暗示着岁月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两句的“若趁重阳不到家,只怕黄花笑”,以黄花象征重阳节,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未能如愿的自嘲。这种幽默与无奈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与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的珍惜,对青春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折得月中枝”主要表达了什么?
“满眼秋光好”暗示了什么?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