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7:41
送嗣端东归
作者: 释希昼 〔宋代〕
远念生泉石,人中事欲销。
卷衣城木落,寻寺海山遥。
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
后期俱未定,况我鬓先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提到远方的思念如同泉水般涌动,人世间的欲望却渐渐消散。卷起衣袖,看到城中的树木渐渐凋落,去寻找寺庙时,海山显得遥远无比。船影在寒雁中迷离,钟声随着潮水逐渐隐去。未来的事情都还未确定,而我已经感到鬓发渐渐苍白。
释希昼,宋代诗人,禅宗僧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此诗写于朋友即将东归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感慨。
这首《送嗣端东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同时透视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思念的情感。诗的开头“远念生泉石”便引入了思念的主题,泉水的涌动象征着思念的强烈与生生不息。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城市中树木的凋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一句,描绘了船只在寒雁飞过时的迷离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后期俱未定,况我鬓先凋”则带有一种深切的感慨,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也流露出对自身衰老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远念生泉石”是比喻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离别
“卷衣城木落”中的“卷衣”指的是什么?
A. 起身离开
B. 穿衣服
C. 休息
诗中提到的“后期俱未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过去的怀念
《送友人》的送别情感与《送嗣端东归》相似,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惜别之情。李白的诗中使用了更为豪放的语言,而释希昼则更显细腻与沉郁,两者在风格上形成对比,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