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31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
久思庐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
须臾变光景,尽出一山绿。
宛如几案间,青铜铸岩谷。
又如墙壁上,古画挂图轴。
水光晚苍茫,风气秋肃穆。
明朝南康岸,舣棹陟山麓。
欢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我一直渴望游览庐山,突然来到了左蠡曲。
倚靠在船上,第一次远望,山的秀美景色令人陶醉。
远方百里青翠,千峰高耸如寒玉。
阴云似乎知道我来了,纷纷收敛入山的深处。
转眼之间,光景变幻,满山的绿意尽显眼前。
宛如几案上的青铜雕刻,铸成了岩石的谷地。
又像墙壁上,挂着的古画轴。
水面在傍晚显得苍茫,秋风带着肃穆的气息。
明天在南康的岸边,将停船登山。
我欢喜得无法自持,举杯畅饮,沉醉其间。
王之望,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
此诗写于游览庐山时,正值连日阴雨之后,忽然晴天,诗人内心的欢喜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此刻得以充分展现。诗中描绘了庐山的秀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欣喜的诗作。诗人在经过连日阴雨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晚晴,展现出庐山的壮丽风貌。开篇的“久思庐山游”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而“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则完美地捕捉了对景色的惊叹与陶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庐山的层次感与立体感。诗中“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的高耸与壮丽。而“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则赋予了自然以灵性,仿佛是为诗人的到来而主动改变了天气。
随着光景的变化,诗人似乎在瞬间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充满生机的绿色一瞬间展现在眼前,仿佛是艺术品一样的存在。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欢愉,借酒抒怀,尽情享受自然带来的欢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欣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壮丽风景和诗人心中的无尽感慨。
诗中提到的“左蠡曲”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人对庐山的初见给他带来了什么感受?
诗中“阴云知我来,收敛入山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