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芳草》

时间: 2025-04-30 14:52:10

诗句

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2:10

原文展示:

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白话文翻译:

这芳草究竟是由谁种下的呢?在台阶旁已经长出了几丛。它无意与时光争竞,何必那么急促地变得青翠?

注释:

  • 芳草:美丽的草,常用来象征生命或青春。
  • 知谁种:不知是谁种下的,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来源的好奇与无奈。
  • 缘阶已数丛:在台阶旁边已经长出了几丛,描绘出草生长的状态。
  • 无心与时竞:没有心思去和时间争斗,表达一种淡然的态度。
  • 何苦绿匆匆:何必如此匆忙地变得绿色,传达出对急于生长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改革著称,推行新法,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芳草》是在王安石晚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在社会动荡及个人生活的反思中,他试图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生命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芳草》通过简单的自然意象,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诗的开头“芳草知谁种”,引发了人对生命起源的思考,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不确定。接着“缘阶已数丛”,将视线引向自然的生长,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蓬勃。王安石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草的生长状态,也隐喻了人的生命过程,生长的同时带着无尽的疑惑和思考。

“无心与时竞”,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态度,似乎不愿意与时间争斗,而是选择顺其自然,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和洒脱。“何苦绿匆匆”则是对这种急于生长的质疑,表达了对匆忙生活的反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忘记了生命的本质,王安石以草的生长为例,提醒我们应有一种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整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人对生命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知谁种:开篇提问,激起对生命源头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来源的神秘感。
  2. 缘阶已数丛:描绘草木生长的场景,给人以生机盎然的印象。
  3. 无心与时竞: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淡然,强调了心态的平和。
  4. 何苦绿匆匆:质疑人们急于追求生长与繁盛的心态,反思生活的本质。

修辞手法:

  • 拟人:草被赋予了“无心”的特质,表现出自然的自由与淡然。
  • 对仗:如“芳草知谁种”与“无心与时竞”,形成对比,突显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芳草的观察,探讨了生命的起源、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反映出王安石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生命力。
  • :象征着生活的阶梯,暗示人生的不同阶段。
  • 绿匆匆:代表着急于追求的心态,反映社会的浮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知谁种”中的“芳草”指的是什么?

    • A. 玫瑰
    • B. 美丽的草
    • C. 荷花
      答案:B
  2. 诗中“无心与时竞”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急于成长
    • B. 淡然处之
    • C. 无可奈何
      答案:B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时间的流逝
    • B. 自然的美
    • C. 生命的意义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1. 孟浩然的《春晓》与王安石的《芳草》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美好,后者则对生命的思考更为深入。
  2.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个人化,而王安石的作品则更具哲理性,强调对生命和时间的思索。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东林言之禅子 城中怀山友 寄怀钟陵旧游因寄知己 暮冬送璘上人归华容 招乾昼上人宿话 咏茶十二韵 寄玉泉实仁上人 题旧拄杖 寄荆幕孙郎中 春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削国 釆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倪嗣冲 进行曲 包含巫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威狐假 文字旁的字 测杆 沈潦 包含滑的词语有哪些 寄颜无所 如履薄冰 花样翻新 遗黎故老 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