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2:13
钟晓低残月,春光满板桥。
水流溪梦断,烟入鸟声消。
短草未成色,长杨始着条。
微茫村陌迥,客影去迢迢。
清晨的钟声响起,残月依旧低悬,春光洒满了板桥。
溪水流淌,似乎打断了梦境,烟雾缭绕,鸟鸣声渐渐消失。
短短的草还未变色,长长的杨柳已开始发芽。
远处的村庄朦胧而遥远,行人影子渐行渐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春光”、“残月”等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清晨的静谧。
作者介绍: 释今严,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在春天的清晨,诗人可能经历了孤独的旅途,或是对故乡的思念,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受。
《初春晓望》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钟晓低残月”引入,营造出清晨的氛围,残月象征着夜的余韵与清晨的交替。接着“春光满板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暖阳洒在桥上,充满了希望。
水流声与鸟鸣声的消失,似乎暗示了某种梦境的破灭,这种静谧中夹杂着淡淡的忧伤。短草尚未变色,长杨柳开始发芽,描绘了春天刚刚开始的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最后一句“客影去迢迢”,更是增强了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行人远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思绪,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伤与思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钟晓低残月”中“晓”指的是哪个时间?
“短草未成色”中“成色”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孤独感的意象是哪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