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6:02
汉七叶主,励精致中兴。
非惟霸王杂,亦以刑名绳。
哀哉三能臣,来如蛾赴灯。
贤矣二大夫,逝若鱼脱罾。
韩藓至崛彊,异世犹服膺。
嗟余归已晚,钓游记昔曾。
虽无都门饯,幸有下泽乘。
独恨赐金尽,无以欢亲朋。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七位皇帝的治理,强调了中兴的努力。诗人认为,不仅仅是帝王的英明,法律和刑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悲的是,有三位能臣如同飞蛾扑火,最终难以逃脱命运的摧残。而两个贤良的大夫则如同脱离网捕的鱼,失去了归宿。韩藓的崛起使得后世仍然心有余悸。感叹我归来已晚,曾经的钓游之乐只存在于记忆中。虽然没有在都门受到送别的礼遇,幸好能够在下泽乘船归家。惟一的遗憾是赏赐的金钱已尽,无法与亲朋好友共享欢愉。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明,号天池,宋代诗人、词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刘克庄的诗风豪放,善于用典,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人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蒙仲以二画寿予生朝各题一诗 二疏图》创作于宋代时期,作者在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政治与人生的思考。开篇以“汉七叶主”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汉朝的历史长河,彰显出对伟大统治者的敬意。接着,诗人对“刑名”的提及,表明他对法律制度和治理之道的重视,指出治理不仅仅依赖于君主的个人魅力,更在于法治的施行。
在对三位能臣的描写中,诗人采用了“蛾赴灯”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人的悲剧命运,令人唏嘘。而对于“二大夫”的描写,则通过“逝若鱼脱罾”生动传达了失去自由与归属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贤良之士的惋惜。
最后,诗人以自身的归晚、缺乏欢庆的遗憾,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最后一句“无以欢亲朋”更是道出了作者对友情与生活乐趣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这种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感受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汉七叶主,励精致中兴。
非惟霸王杂,亦以刑名绳。
哀哉三能臣,来如蛾赴灯。
贤矣二大夫,逝若鱼脱罾。
韩藓至崛彊,异世犹服膺。
嗟余归已晚,钓游记昔曾。
虽无都门饯,幸有下泽乘。
独恨赐金尽,无以欢亲朋。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友情的珍视。
“汉七叶主”中的“七叶”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皇帝?
诗中提到的“蛾赴灯”比喻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二大夫”的感叹主要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