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31
六花堆上黄茅屋,显出风神清皎。
有玉树琼枝围绕。端不让戴安道。
蹇背冲寒,船唇忍冻,冰雪年年饱。
倘相过不厌狂奴,愿作飞鸿,一试去来泥爪。
算百岁浮名草草,低唱浅斟差好。
糁径萦帘,随车逐马,放眼成缥缈。
赖遮藏阙陷,儿童何必多扫。
触热者本堪绝倒,不龟手药难讨。
竹挺高风,梅删俗艳,便是山翁照。
问如何不乐,潘郎鬓点华了。
在堆积的雪花中,一间黄茅屋显得风神清朗明洁。
周围环绕着玉树琼枝,真不让戴安道。
背负着寒冷,忍受着冻冷,冰雪年年丰盈。
假如相逢不厌倦这个狂妄的奴隶,愿化作飞鸿,试着去来泥爪。
算起来百年浮名草草,低吟浅斟也不错。
小径缠绕着帘子,随马车奔跑,放眼望去如梦似幻。
幸好有遮掩的阙陷,孩子们何必多扫。
触碰到热者本应绝倒,没钱买药怎么讨好。
竹子挺拔高风,梅花去除了世俗的艳丽,恰似山翁的照映。
问我为何不快乐,潘郎的鬓发已点起华发。
蒋士铨(约1640-约1700),清代诗人,字子才,号景澄,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文人雅趣和民间风味。
《十二时慢二首》是蒋士铨在清代中期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尤其在经历了战乱之后,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显得愈发深刻。
《十二时慢二首 其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的开头以“六花堆上黄茅屋”描绘出一幅冬日的景象,清澈的气质与朴实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提到“玉树琼枝”,这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的“愿作飞鸿,一试去来泥爪”表明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超越浮名,追求自由的愿望。
此外,诗中有“算百岁浮名草草”的自我调侃,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生活的从容态度。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糁径萦帘,随车逐马”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既有对平淡生活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同时,最后“问如何不乐,潘郎鬓点华了”也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快乐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强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
六花堆上黄茅屋中“六花”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花朵
C. 竹子
D. 梅花
“愿作飞鸿”中“飞鸿”象征着什么?
A. 名利
B. 自由
C. 财富
D. 友谊
“算百岁浮名草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生命的珍贵
B. 名利的淡漠
C. 自然的热爱
D. 事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