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4:51
承平世,嘉祐壬寅。九月上旬辛。酒醪香旨,谷实丰珍。宗祀敞中宸。宾延上帝五方神。以严亲。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荡无垠。天地一洪钧。明天子至化深仁。一意奉精禋。感时怵惕,即事恭夤。用孝教斯民。多仪举,大恩沦。福来臻。清风动阊阖,皓气下天津。币诚玉腆,朱燎焜槱薪。积欢欣。皇历万斯春。
在太平盛世的嘉祐年间,壬寅年,九月的上旬,享受着美酒的芬芳,丰收的谷物珍品。宗庙祭祀在皇宫中隆重举行,宾客们恭迎五方神明。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亲情,诚心诚意达到天际,文采风流更显盛大。金声玉色,和谐的乐曲回荡,宛如洪钟大吕般响亮。天地之间,仿佛一片浩荡。明君的德化深厚仁爱,专心致志地奉上祭品。感受到时光流逝,内心感到惶恐,恭敬地处理事务。用孝道来教导百姓,多种礼仪被推崇,大恩泽普降。福气降临。清风拂动宫阙,皓洁的气息弥漫在天际。诚心的祭品,玉器丰盈,红火的祭典燃烧着薪柴。欢欣鼓舞,皇历如春,万象更新。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宋代是中国文学的繁盛时期,诗词创作尤为活跃,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这首诗是在一个太平盛世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以浓厚的仪式感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景象。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当时人们对神明、对祖先的敬畏和尊重。开头的“承平世,嘉祐壬寅”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表明这是一个富饶而平和的时代。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排比,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富有美感,并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中对金声玉色的描绘,不仅体现了当时物质生活的富裕,更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而“感时怵惕,即事恭夤”则流露出对时局的敏感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最后以清风、皓气等意象结束,给人以清新、明朗之感,仿佛在呼唤着人们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承平世,嘉祐壬寅。
九月上旬辛。
酒醪香旨,谷实丰珍。
宗祀敞中宸。
宾延上帝五方神。
以严亲。
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
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
荡无垠。
天地一洪钧。
明天子至化深仁。
一意奉精禋。
感时怵惕,即事恭夤。
用孝教斯民。
多仪举,大恩沦。
福来臻。
清风动阊阖,皓气下天津。
币诚玉腆,朱燎焜槱薪。
积欢欣。
皇历万斯春。
整首诗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对国家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的重视。通过祭祀的描写,体现了对祖先和神明的尊重,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安定繁荣的珍视。
这首诗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金声玉色”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孝”主要指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