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2:45
蝇利蜗名是债缘,便须还了听於天。
欠多欠少休贫债,必待丰高又不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蝇头小利和蜗牛般的名声都是债务的缘故,因此必须回报,听从天命。无论欠了多少,贫贱的债务都要还清,只有等到丰盈和高升,才算真正的偿还。
王庆升,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入道诗十九首》是王庆升在对人生哲理和经济困境思考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债务与人生的看法,强调了自我反省与回报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债务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蝇利”与“蜗名”,不仅是对个人利益与名声的谦卑自省,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尤其在宋代,社会经济活动频繁,个人的利益与名声常常被夸大,导致许多人背负沉重的债务。王庆升通过“便须还了听於天”这一句,传达出一种顺应天命、接受现实的哲学态度,令人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欠多欠少休贫债,必待丰高又不然”更是强调了还债的必要性和时机的选择。这里的“丰高”象征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提示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内心的满足与成长。整首诗充满了对现实的认知与超脱,既有对生活的警醒,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王庆升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见解。
全诗阐述了对债务的深刻理解,强调还债的重要性与时机选择,传达出一种顺应天命、追求丰盈的生活哲学。
“蝇利”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微薄的利益
B. 巨大的财富
C. 高尚的名声
D. 个人的成就
“必待丰高”中“丰高”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状态
B. 物质与精神的富足
C. 低调的生活
D. 逃避债务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个人奋斗
B. 债务与偿还
C. 自然与生活
D. 财富的积累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王庆升的诗更具生活哲学的思考,前者强调享乐与豪放,后者则关注债务与责任的偿还,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