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3
三百年人间天上,
遽如许遽如许。
落花寒食东风雨,
漠漠长陵抔土。
魂归否。
怕些不分明,又堕人笺疏。
且无相负。
记昔与诸贤,共谈洛下,
曾识老人父。
牛衣泪,冷落闻鸡东府。
风尘曾独深虑。
子规声断长门晓,
春梦不堪重做。
千万古。
但目极心伤,宛转虞兮楚。
江东日暮。
想野草荒田,而今何处,不待雍门鼓。
人间与天上已过去三百年,
如此急促,如此急促。
落花伴着寒食节的东风雨,
长陵上空旷无物,只有土堆。
我的灵魂是否归去?
心中怕是模糊不清,又掉落在他人的书信上。
我们也不要互相辜负。
记得昔日与诸位贤人,在洛阳下谈论,
曾经认识那位老人的父亲。
牛衣之泪,独自冷落在东府听见鸡鸣。
风尘中我曾深思过。
子规的啼声在长门晨晓时断绝,
春梦再也不能重温。
千古流逝。
但我目光所及心中却是伤痛,宛如楚国的愁苦。
江东日暮时分。
想起了野草和荒田,如今何在,不再等候雍门的鼓声。
刘辰翁(约960-1010年),字子昂,号惭愧,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这首词创作于刘辰翁晚年,混合了个人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摸鱼儿》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中“人间与天上已过去三百年”一句,揭示了历史的悠久与个人生命的短暂;“落花寒食东风雨”则用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长陵的“漠漠”不仅表现出荒凉的景象,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魂归否”中的疑问,体现了诗人对生死、归属的思考。同时,诗中提及与友人共谈的往昔,增添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整体而言,诗歌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友谊和时间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迷惘。
“魂归否”中的“归”指的是什么?
“牛衣泪”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子规”象征了什么?
答案: 1. C 2. A 3. B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但李清照更多表现对爱情的失落,而刘辰翁则侧重于人生的感慨与历史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