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偷声木兰花》

时间: 2025-05-02 06:03:50

诗句

桃腮杏粉俱飘落。

客里清明閒过却。

酒地花天。

桑泊游踪祗惘然。

年年解挽征衣住。

杨柳多情千万缕。

恰又无情。

飞絮随波总化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3:50

原文展示:

偷声木兰花
桃腮杏粉俱飘落。
客里清明閒过却。
酒地花天。
桑泊游踪祗惘然。
年年解挽征衣住。
杨柳多情千万缕。
恰又无情。
飞絮随波总化萍。

白话文翻译:

桃花的脸颊和杏花的粉色都已飘落。
在客居他乡的清明节,我闲逛却无所适从。
在酒楼和花丛中,
游玩桑树林的踪迹只让我感到迷茫。
年年我都在解开征战的衣服停留。
杨柳情意绵绵,似乎有千丝万缕的牵挂。
然而,它又是无情的,
飞舞的絮状物随波漂流,终究化为浮萍。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腮:桃花的脸颊,形容桃花的颜色。
  • 杏粉:杏花的颜色,通常指粉色。
  • 客里:在异乡。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节气,扫墓和踏青的时节。
  • 桑泊:桑树旁的水泊,指桑树生长的地方。
  • 解挽:解开和挽留,指征衣的解开。
  • 杨柳:多情的象征,春天的象征。
  • 飞絮:飘落的柳絮,随风而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腮杏粉”与“杨柳”均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代表春天的美丽与无情。清明节的习俗也反映了古人对春天的思考,既有对逝去的怀念,也有对新生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其作品往往反映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偷声木兰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日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无奈。清明节的到来,既是对逝者的追思,也让诗人想起自己在他乡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偷声木兰花》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清明节时的感慨与思考。开篇以“桃腮杏粉俱飘落”引入春天的景象,随即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季节的流转,桃花和杏花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的留恋与思索。

在这首诗中,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酒地花天的描写不仅仅是春游的愉悦,更是生活中的一丝惆怅。桑泊游踪的“惘然”,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每年解挽征衣的习惯,象征着对生活的坚持与不舍,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沉重感怀。

“杨柳多情千万缕”的描写,将春天的温情与诗人的孤独感进行对比,杨柳的柔情似乎在诉说着千丝万缕的思念,而“恰又无情”的转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凉。最后一句以“飞絮随波总化萍”结尾,极具哲理性,表达了人生如浮萍般随波漂流的无常与脆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腮杏粉俱飘落:描绘春天花朵的凋谢,象征青春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
  2. 客里清明閒过却:在他乡度过清明节,表现出孤独与无所适从。
  3. 酒地花天:指在酒馆和花丛间游玩,体现出一种短暂的欢愉。
  4. 桑泊游踪祗惘然:在桑树旁游玩却感到迷茫,暗示内心的惆怅。
  5. 年年解挽征衣住:每年都在解开征战的衣服,体现出对过去的留恋与对生活的坚持。
  6. 杨柳多情千万缕:杨柳的温柔情意,象征着对亲情、友情的思念。
  7. 恰又无情:对比前句,揭示生活的无常与冷酷。
  8. 飞絮随波总化萍:结尾以飞絮化为浮萍,表现人生如浮萍般随波逐流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絮比作浮萍,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
  • 对仗:句式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杨柳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沉重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亲情与友情的思念,最终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腮:象征美丽与青春。
  2. 杏粉:象征柔情与温暖。
  3. 杨柳:象征多情与思念。
  4. 飞絮:象征无常与漂泊。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指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桃腮杏粉俱飘落”中,桃腮与杏粉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延续
    • B. 青春的消逝
    • C. 友情的温暖
    • D. 家乡的美丽
  3. 诗人如何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A. 通过欢快的描写
    • B. 通过孤独的感受
    • C. 通过历史的回忆
    • D. 通过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黄鹤楼》 崔颢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春天的景象,并对国家的动荡感到忧虑,情感深沉。
  • 《静夜思》: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有相似之处,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戏答佛印 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 和吴少卿绝句 次韵张甥棠美昼眠 次韵鲁直戏赠 太白词,并叙 其一 次韵水官诗?并引原收有老泉水官诗,今删?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虔州八境图》八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白山黑水 玄字旁的字 怡颜悦色 扶危翼倾 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合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旁说 犬字旁的字 煞费苦心 视死犹归 鸿蒙初辟 袭荫 荒色 赤字旁的字 左右是左右 与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