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封道中三绝 少林寺赠顿起》

时间: 2025-04-27 07:03:07

诗句

一径乔林下黄叶,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3:07

原文展示

一径乔林下黄叶,
三山翠壁绕禅居。
共君将住还归去,
欲问安心知已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小路,路旁是高大的树木,树下黄叶纷飞。三座青翠的山围绕着禅宗的居所。我与你一起生活,终究还是要回去,想问你内心的安宁是否已经淡薄。

注释

  • 一径:一条小路。
  • 乔林:高大的树木。
  • 黄叶:秋天落下的树叶,象征着时光流逝。
  • 三山翠壁:形容青翠的山壁,形成的自然环境。
  • 禅居:指禅宗的居住地。
  • 将住:将要安居、停留。
  • 归去:回到原来的地方。
  • 安心:内心的宁静。
  • 知已疏:指相知的朋友关系变得疏远。

典故解析

  • 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以武术和禅宗闻名。诗中提到的禅居与少林寺的禅宗文化有密切关系。
  • 归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诗歌、散文、词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游览少林寺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禅宗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情感反映了宋代士人渴望归隐、追求内心平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境清幽,字句简练却富有深意。开篇“乔林下黄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的落下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三山翠壁绕禅居”,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禅宗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最后两句,“共君将住还归去,欲问安心知已疏”,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情感的交融,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反映了内心的困惑与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平和简练,内容上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展现了苏辙的诗歌艺术风格。他用自然景观的变化来映照内心情感的波动,使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乔林下黄叶:一条小路,路旁是高大的树木,树下覆盖着落下的黄叶,给人一种凄凉的秋意。
  2. 三山翠壁绕禅居:三座青翠的山环绕着禅宗的居住地,展现出一幅宁静的修行场景。
  3. 共君将住还归去:与友人一起在此生活,然而最终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隐含着对归隐生活的思考。
  4. 欲问安心知已疏:想要询问内心的安宁是否已经变得疏远,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第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黄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翠壁则象征着永恒的自然,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与内心的探讨,表现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出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林:象征着庇护和宁静。
  • 黄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翠壁:象征着稳定与永恒,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叶”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富贵的象征

  2. “三山翠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喜悦

  3. 诗人想问友人什么? A. 生活的平淡
    B. 内心的安宁
    C. 未来的规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对比苏辙的《登封道中三绝》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展示了自然景观,但苏辙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禅意,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了壮丽的山河与豪情。两首诗在意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静,后者则表现出气吞山河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恩岩 上巳从史巫山超过{左衤右弗}饮江皋 离巫山晚泊棹石滩下 白马湖 天雄学署留别朱海客次韵 白云洞 风入松 乙亥九日,怡园樊少云席上,听庄剑丞弹琴 瑶华 冰花 次韵栎寄元日抒怀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意宪 包含睫的成语 允执厥中 毋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清新俊逸 华荐 送往迎来 大字旁的字 丰年稔岁 折文旁的字 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娓娓不倦 覆塞 一力 建之底的字 镶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