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14:51
有诗千首可成名,万户侯封亦可轻。
自是高标凌富贵,肯随余子逐恩荣。
君游璧水甘芳饵,仆为铨衡上玉京。
水镜兰坡各求第,诗盟似未十分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与功名的看法。作者认为,虽然创作出千首好诗可以成名,甚至可以轻视那些万户侯的封赏,但真正的高尚境界是超越富贵的诱惑,不愿意随同那些追逐恩荣的人。诗中的“君”游览璧水,享受甘美的美味,而“仆”则是为官场的铨衡事务奔波。水镜和兰坡都是名胜,大家各自追求自己的功名,但诗人的诗盟似乎并不十分明确。
作者介绍: 李涛,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盛行之时,许多诗人追求名利,而李涛则反映了对这种现象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诗歌本质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和对诗歌理想的追求。开头的“有诗千首可成名,万户侯封亦可轻”直白地指出了诗歌与功名的关系,诗人意识到,尽管诗歌可以带来成就和地位,但这些外在的荣华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价值。接下来的“自是高标凌富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渴望超越物质诱惑的心态。
在“君游璧水甘芳饵”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君”的游玩,展现了追寻美好生活的另一种选择,而“仆”为了追求官场的利益,成为了常年奔波的角色。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水镜兰坡各求第,诗盟似未十分清”则表明了诗人对诗友之间理想追求的迷惘,虽然大家都有追求名利的愿望,但内心的诗盟却似乎并不明确。这表明李涛对当时文人圈的复杂关系和追求的矛盾感到思考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诗歌纯粹之美的追求,揭示了当时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万户侯封”是指什么?
A. 高官厚禄
B. 贫民百姓
C. 诗歌作品
作者在诗中对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名利
C. 不在乎名利
“君游璧水”的“君”指的是?
A. 诗人
B. 朋友
C. 官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望岳》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李涛对名利的反思形成对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生生不息象征生命的恒久,与李涛对诗歌的追求形成共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