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3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30:13
俯随韁锁就科名,可笑兰坡未苦清。
不管北山怨猿鹤,竟从南海掣鳌鲸。
赏延于世愧在我,思济斯民同此情。
轩冕傥来来则受,未来犹可以诗鸣。
我低头依附在科举的锁链上,真可笑我在兰坡却没有经历过清苦。
不管北山上猿猴和仙鹤的哀怨,我仍然从南海中掣起巨鲸。
我感到受赏的延续让我感到羞愧,我与这百姓的苦难情同此心。
如果荣华富贵来到我面前,我依然可以用诗歌来高歌。
作者介绍:李涛,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优雅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涛在经历科举考试与官场生活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功名、荣华的看法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心。诗中流露出对自我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兰坡过省》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己处境的反思,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开头的“俯随韁锁就科名”表明诗人被科举制度所束缚,这种束缚使他感到可笑,暗示出对这种制度的不满与反思。
接着,诗人提到北山的猿猴与仙鹤,象征着孤独与哀伤,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世间苦难的共鸣。通过“竟从南海掣鳌鲸”,诗人不仅展示了他心中宏伟的理想,也反映出他对个人命运的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结合。
最后,诗人通过“轩冕傥来来则受,未来犹可以诗鸣”强调了即使未来获得了权利和地位,他仍然会保持内心的诗意,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百姓的关怀与同情。这种情感的共鸣与理想的追求,使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厚重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以及在面对荣华富贵时的淡然态度,彰显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韁锁”所指的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兰坡”象征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