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07
泰山岩岩兮凌紫氛,中有群仙兮乘白云,陈金荐璧兮。
泰山巍峨高耸,直入紫色的云雾之中,山中有群仙人乘着白云而来,摆放着金器和璧玉。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皇帝封禅的地方,象征着权力和神圣。诗中提到的“群仙”,可能与道教的思想有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追求。
王翰,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流传于后世,影响深远。
《龙兴观金箓建醮》作于景龙二年(708年),正值唐代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和神仙的显现,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仰。
《龙兴观金箓建醮》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和自然景观的古诗。诗的开头以“泰山岩岩兮凌紫氛”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几乎让人感受到其巍峨的气势和神秘的氛围。接着“中有群仙兮乘白云”,展现了诗人对神仙的向往与崇敬,群仙的出现仿佛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在整个诗中,诗人选择了“金”和“璧”作为祭祀的象征,暗示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神灵的恭敬。这种金光闪闪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物质的富饶,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崇高敬仰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表现了人类对美好与神秘的追求。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群仙”指的是什么?
“紫氛”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王翰的《龙兴观金箓建醮》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王翰更侧重于神秘的氛围和对神灵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契合。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