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时间: 2025-05-03 22:52:06

诗句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骐驎前殿拜天子,

走马为君西击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2:06

原文展示: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骐驎前殿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回来饮马长城窟,长安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年轻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一生只羡慕那些执金吾的官员。
骐驎马在前殿向天子拜见,为君主骑马西征击败胡人。
胡人的沙尘飞扬,吹打着人脸,汉朝的敌人见面却互不相识。
远处传来鼓声震动大地,传来消息单于夜里仍在作战。
此时,顾念恩情又顾虑自身,为君出征而摧毁敌军万众。
壮士挥舞长矛迎回白天,单于的鲜血染红了车轮。
回来后在长城的窟中饮马,长安路边满是白骨。
问耆老这些都是哪个朝代的人,他们说是秦王筑城的士卒。
黄昏的边塞无人烟,鬼哭啾啾声响彻天际。
无辜者被诛杀,功劳得不到赏赐,孤魂流落在这城边。
当年秦王拔剑起义,诸侯们跪地不敢直视。
富国强兵经过二十年,却因筑墙引起怨恨,修建劳役长达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其愚蠢,天意使秦朝灭亡并非因北方胡人。
一朝祸乱自家墙内,渭水和咸阳再也无法复都。

注释:

  • 执金吾:古代汉朝的一个官职,专责掌握军权和治安,象征显赫的官位。
  • 骐驎:一种良马,象征着勇猛的骑士。
  • 单于:匈奴的统治者,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号。
  • 白轮:指车轮,形象化地描绘战斗的惨烈。
  • 秦王:指秦始皇或其统治时期,强调其统治的强大和愚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清新、俊逸的风格而著称。王翰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场景,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厚重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事频繁的社会背景。诗中借古讽今,直指当时的社会矛盾与战争的无情,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边塞士兵的生活和战斗,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惨命运。开篇即以“长安少年无远图”引出,表达了青年人对虚幻荣华的追求,随即对比了实际的残酷现实——骐驎马在前殿,虽为天子效力,但却要奔赴战场,生死未卜。战斗的场景通过“胡沙猎猎”与“单于溅血染朱轮”描绘得极为生动,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接下来的“长安道傍多白骨”则是对战争后果的沉重揭示,白骨累累,令人心痛。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指出秦王筑城的愚蠢,暗喻当权者的昏庸与民众的苦难,最终通过“渭水咸阳不复都”表达出对国家覆灭的感慨,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循环与无情。整首诗情感深邃,历史感强烈,揭示了战争的悲哀与人性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少年无远图”:长安的年轻人没有长远的理想。
  2. “一生惟羡执金吾”:一生只羡慕那些高官厚禄。
  3. “骐驎前殿拜天子”:骐驎马在殿前向天子拜见。
  4. “走马为君西击胡”:骑马为君主出征西方,击败胡人。
  5. “胡沙猎猎吹人面”:胡人的沙尘飞扬,吹打着人的面庞。
  6. “汉虏相逢不相见”:汉朝的敌人见面却互不相识。
  7. “遥闻鼙鼓动地来”:远处传来鼓声震动大地。
  8. “传道单于夜犹战”:传来消息单于夜里仍在作战。
  9. “此时顾恩宁顾身”:此时要顾念恩情又要顾虑自身。
  10. “为君一行摧万人”:为君出征而摧毁敌军万众。
  11. “壮士挥戈回白日”:壮士挥舞长矛迎回白天。
  12. “单于溅血染朱轮”:单于的鲜血染红了车轮。
  13. “回来饮马长城窟”:回来后在长城的窟中饮马。
  14. “长安道傍多白骨”:长安路边满是白骨。
  15. “问之耆老何代人”:问耆老这些都是哪个朝代的人。
  16. “云是秦王筑城卒”:他们说是秦王筑城的士卒。
  17. “黄昏塞北无人烟”:黄昏的边塞无人烟。
  18. “鬼哭啾啾声沸天”:鬼哭啾啾声响彻天际。
  19. “无罪见诛功不赏”:无辜者被诛杀,功劳得不到赏赐。
  20. “孤魂流落此城边”:孤魂流落在这城边。
  21. “当昔秦王按剑起”:当年秦王拔剑起义。
  22. “诸侯膝行不敢视”:诸侯们跪地不敢直视。
  23. “富国强兵二十年”:富国强兵经过二十年。
  24. “筑怨兴徭九千里”:筑墙引起怨恨,修建劳役长达九千里。
  25. “秦王筑城何太愚”:秦王筑城何其愚蠢。
  26. “天实亡秦非北胡”:天意使秦朝灭亡并非因北方胡人。
  27. “一朝祸起萧墙内”:一朝祸乱自家墙内。
  28. “渭水咸阳不复都”:渭水和咸阳再也无法复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比作流血的车轮,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 拟人:如“鬼哭啾啾声”,赋予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有着严格的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战争、历史的反思,揭示了统治者的愚蠢与人民的苦难,表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教训的警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权力的中心。
  • 白骨:死亡与战争的象征,暗示着战争的惨烈。
  • 骐驎:象征着勇气与忠诚。
  • 鬼哭:象征着战争的阴霾与无辜者的哀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安少年无远图”中的“远图”指的是什么?

    • A. 远大的理想
    • B. 远方的风景
    • C. 未来的计划
    • D. 旅行的计划
  2. 诗中“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统治者?

    • A. 汉
    • B. 唐
    • C. 匈奴
    • D. 鲜卑
  3. “长安道傍多白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悲哀
    • C. 无奈
    •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翰的《饮马长城窟行》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壮,王翰更多关注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命运,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七夕诗 与苏九德别 送韦司马别 行经孙氏陵 临行与故游夜别 与胡兴安夜别 边城思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邓重相与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倳刃 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弇敛 趾踵相接 长线 议干 道不相谋 完案 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朱辬皁盖 衒材扬己 靑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又字旁的字 包含垧的词语有哪些 青过于蓝 三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