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5:27
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
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这片荻草的岸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停靠在岸边的松舟已经几天了。波浪拍打着岸边,水面泛起了全蜀的白色,远处的树木在两淮之间呈现出青色。轻柔的橹声格外清晰,然而过客却对此感到厌烦。不知道是哪位公子喝醉了,垂下手来俯瞰江边的亭子。
无明显典故引用,但“征人”可视为对游子或漂泊者的普遍描绘,反映出古代文人对流浪生活的感慨。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语言清新,风格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以及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反映出他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杨万里的《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两句“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接下来的“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则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了波浪与树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句中,诗人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轻柔的橹声与旅人心境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旅途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则让人想象到江亭的悠闲与醉意的恍惚,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哲思,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邃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人情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松舟”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柔橹殊清响”中“柔橹”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征人”是什么样的人?
答案:
可以对比杨万里的这首诗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的诗更具细腻的生活气息,而范仲淹的作品则具有更强的哲理性和历史感。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