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2:07
岸头树子直如筠,
谁遣相招住水滨。
不合镜中贪照影,
照来照去总斜身。
岸边的树木笔直如竹,
是谁在叫它们停留水边?
不该在镜子中贪恋自己的影子,
照来照去都显得歪斜。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反映出对自我和环境的哲学思考。
杨万里的《岸树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水边树木的自然形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哲思。这首诗以“岸头树子直如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岸边树木的挺拔形态,仿佛竹子般的直立,给人以清新而又生动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谁遣相招住水滨”,则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似乎在询问树木为何在此静默,增添了一丝幽默和哲理的意味。
“不合镜中贪照影,照来照去总斜身”,此句转而讨论了影像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诗人在这里运用了“镜”的比喻,水面如镜,映照出的影子却并非完美,反映了人们对自我形象的迷恋与现实的偏差。这种内外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简洁的表面下,蕴藏了深邃的哲理。
杨万里通过对树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对自我认知的反思,充满了智慧与哲思。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情感与思想却十分丰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探讨了自我认知与外界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哲思,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树子”比喻什么?
A. 竹子
B. 坚韧的生命
C. 水边的石头
“不合镜中贪照影”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不要沉迷于虚幻的自我形象
B. 不要照顾他人
C. 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自我反思与理想的探讨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岸树二首》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杨万里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哲理,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描写手法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