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28
三十已专城,斯亦未足贵。
潘舆归故乡,吾乐宁可既。
三十岁时已经在城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这也未必算得上多么珍贵。潘舆归故乡,我的快乐又岂是别的可以比拟的呢?
“潘舆”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归乡的人物,代表着对故乡的眷恋与归属感。诗中暗示的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强调故乡和内心的快乐比外在的地位更为重要。
方岳,字景山,号临川。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写于方岳担任邵阳守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在经历了权势的追逐后,作者意识到内心的快乐和归属感才是真正的财富。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诗的前两句阐述了对地位的看法,三十岁已经在城中有了一定的成就,但作者却认为这并不算得上什么贵重的东西。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个人情感,提到“潘舆归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最后一句“吾乐宁可既”则强调了内心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抒发了对简单幸福的向往。
整体来看,方岳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个人的成就与内心的快乐之间的关系,使得这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诗人在城市中的成就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反而对故乡的归属感和快乐更为珍视,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潘舆”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归乡的人
C. 一位官员
诗人对人生成就的态度是:
A. 非常重视
B. 认为不算珍贵
C. 追求名利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内心快乐的重视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