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学识愧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6:06:37

诗句

指点方名屑训蒙,一方才解四方通。

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37

原文展示:

指点方名屑训蒙,一方才解四方通。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有人能指点我们一些基本的道理和知识,那么我们就能从一个地方的智慧领悟到更广的世界。可以肯定的是,首先要明白的道理就是:无论走到哪里,最终都要朝向正确的方向而去。

注释:

  • 方名屑:方名指方位和名称,屑训指细小的教导或启蒙。
  • 四方通:指四面八方,表示广泛的知识和理解。
  • 万水朝宗:万水指众多的河流,朝宗意为朝着宗教的圣地或重要的方向。这里比喻万千事物归向同一个目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哲理性的思考见长,作品多探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强调了正确的方向和根基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小学识愧 其二》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知识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开头两句以“指点方名屑训蒙”引出主题,强调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诗人认为,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能够联通四面八方,这种认识的广泛性让人感到充实与振奋。

接下来的“定知第一番开说”,则是指出了学习的根本,强调了方向感的重要性。诗人用“万水朝宗”这一形象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最终都要朝向正确的方向,这既是对自我认知的引导,也是对读者的警示。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藏深刻的道理,具有教育意义,激励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指点方名屑训蒙:需要有人指引我们,教导我们基础的知识。
  • 一方才解四方通:当我们理解了一个地方的智慧时,我们的认知就会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 定知第一番开说:首先需要明确的道理和观点。
  • 万水朝宗是正东:无论经历多少曲折,最终都要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万水”比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经历,强调归宿与目标的重要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知识的传递与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和学习中寻找正确方向的必要性。它鼓励人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忘初心,朝着目标努力前行。

意象分析:

  • 方名:象征着知识的种类与类别。
  • 万水:象征人生的种种经历。
  • :象征着目标与归宿,表明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万水朝宗”是什么意思? A. 流水无情
    B. 所有的河流都流向同一个地方
    C. 河流的多样性
    D. 水的清澈

  2. “指点方名屑训蒙”的意思是? A. 教导是多余的
    B. 指引与启蒙的重要性
    C. 知识无用
    D. 只需自己探索

  3.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A. 生活的无常
    B. 追求知识和正确方向的必要性
    C. 对人生的悲观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向往和追求,但《小学识愧 其二》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承与方向的选择,而《登鹳雀楼》则更强调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寻。这种对比在于一个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智慧的积累,另一个则是对外在景色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登上天竺阁 登天湖山 客归 由文德关过相见坡至华岩洞小憩 辰阳关 荆门杂咏 其二 荆门杂咏 其一 赤崁城 其二 赤崁城 其一 边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历日旷久 头把儿 馬字旁的字 葭莩之情 营私植党 户字头的字 日久月深 康愈 坐卧不离 列异传 包含姓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趾的成语 兼乘 斗字旁的字 天开地辟 包含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