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蓦山溪(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时间: 2025-08-01 19:16:58

诗句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还丹九转。

凡骨亲会换。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9:16:58

原文展示

蓦山溪(和清虚先生皇甫坦韵)
作者:张孝祥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还丹九转。凡骨亲会换。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
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白话文翻译

在清幽的宫殿中,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皎洁的明月如同璧玉,星星如同珍珠,天上的笙箫声不断传来。
我佩戴着华美的饰品,玉立于清雅的班子旁。
天上的一笑,万物复苏,结识了清虚这样的友伴。
练就了九转还丹,凡人之躯也可以互换。
我携剑来到人间,偶遇依旧能得到青睐。
狂歌畅饮,心中的秘密又有谁人能知,
在明月之下,微风之前,我们相对而坐于纶巾岸。

注释

  • 清都绛阙:指清幽的宫殿,绛阙为红色的门阙,象征高贵。
  • 璧月带珠星:形容明月和星星的美丽,像珍珠一样闪耀。
  • 引钧天笙箫不断:笙箫声不停,营造出一种音乐的氛围。
  • 宝簪瑶佩:华美的饰品,象征美丽与财富。
  • 还丹九转:指道教炼丹术,九转是指修炼的过程。
  • 青眼:指对他人的欣赏和青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常,号青山,宋代词人,以其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想,强调修身养性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诗中融入了道教的修炼思想,展现了诗人对清虚、自由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透过清丽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以“清都绛阙”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洁净而高贵的境界。接下来的“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则通过对美丽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在描写个人修养时,诗人提到“还丹九转”,这一道教文化的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诗的后半部分,“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则表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对理想友谊的向往。在“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中,诗人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考,尽管身处美好环境,但内心的情感却无人能懂。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构建起一种和谐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诗人自信地表达自己在清幽的环境中生活久了,已然习惯。
  2.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描绘夜空的美丽,月亮和星星的光辉如同珍珠,笙箫声悠扬。
  3.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诗人身着华美的饰品,站立在优雅的舞台上。
  4.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天空一笑,万物复苏,诗人结交了志趣相投的友人。
  5. 还丹九转。凡骨亲会换:道教的修炼术,表明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
  6.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诗人携带理想与志向来到人间,偶遇时仍能得到欣赏。
  7.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尽情狂欢,但内心的秘密无人理解。
  8. 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在明月与微风中,诗人与友人面对面,享受宁静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璧月带珠星”,将月亮比作璧玉,星星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天一笑”,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友谊和内心修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哲理的思考,诗人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都: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
  • 璧月、珠星:象征美与光辉,带有梦幻色彩。
  • 宝簪瑶佩:象征华美与身份。
  • 还丹:道教的修炼象征,代表内心的追求。
  • 青眼:象征友谊与欣赏。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的意象不仅美丽动人,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道教的修炼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理想生活与内心追求
    C. 战争与和平

  2. 诗中提到的“还丹”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道教炼丹术
    C. 一种饮品

  3. 诗人对友谊的态度是什么?
    A. 轻视
    B. 渴望与珍惜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与本诗的意境相呼应。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与《蓦山溪》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水调歌头》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沉淀,而《蓦山溪》则侧重于对友谊与内心修养的探索。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同样展现了宋代诗词的高峰。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词,便于深入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关于古代诗词的背景知识与分析。

相关查询

挽薛艮斋 挽薛艮斋 自警诗 赠贺兰栖真 送赵文昭之沔阳知事 送别 晚出池上 晓起 道中 山堂诗为周伯清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舌字旁的字 掂斤估两 眼中刺 包含吾的成语 韭字旁的字 贼残 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猛笔 诀厉 巳字旁的字 寻山问水 色字旁的字 气傲心高 昏头打脑 皿字底的字 再不其然 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莺吟燕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