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3:02
周紫芝的《木兰花》原文如下:
语人曰相马失之肥,相士失之瘦,世亦岂可以是论人物乎!
戏作此词,为花衢狭客一笑嫦娥天上人谁识。
家在蓬山烟水隔。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
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
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有人说,相马的标准是看其肥瘦,而相士的标准则是看其瘦弱,世间的事物岂能仅仅用这样的标准来论人物呢!我戏作此词,想要在花间小路上为客人一笑,谁又能识得天上嫦娥呢!
我的家在蓬山,烟水相隔,不应该过于关注眼前的人,正如当年登瀛的客人。
双眸炯炯如秋水般滴落,也能理解人间的青与白。
檀郎未曾摘取月边的花枝,白白让花儿浪费了爱惜的机会。
周紫芝(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青丘,宋代诗人,以词名世,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
《木兰花》是在一个对比和反思的语境中创作的,诗人试图通过对比来探讨人与事物的关系,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周紫芝的《木兰花》通过对比相马与相士的标准,引出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表现了一种超然的视角。诗中“世亦岂可以是论人物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俗标准的质疑,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被简单归类的复杂性。进一步地,诗人以“嫦娥”为引,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表面上似乎是在描绘一个美丽的情景,但实际却蕴含着对理想与实际生活的反思。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檀郎未摘月边枝”的意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传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珍惜美好事物的重要性。整首词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细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表达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关注,反映了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珍惜美好事物的重要性。
《木兰花》中的“嫦娥”象征什么?
A. 理想与美好
B. 现实与平凡
C. 痛苦与挣扎
D. 财富与权力
“檀郎未摘月边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B. 对生活的无奈与遗憾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世俗的反叛
“双眸炯炯秋波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与周紫芝的《木兰花》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更多地展现了女性内心的细腻与情感的柔软,而周紫芝则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更为宽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