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局中负暄读书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40:06

诗句

辉辉短景留寒光,瓦檐霜湿梧桐黄。

老蛩不知秋已去,白昼啧啧空啼墙。

岁云暮矣羁旅伤,块独守此天一方。

床头书史谈虞唐,我言匪耄听者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06

原文展示:

辉辉短景留寒光,瓦檐霜湿梧桐黄。老蛩不知秋已去,白昼啧啧空啼墙。岁云暮矣羁旅伤,块独守此天一方。床头书史谈虞唐,我言匪耄听者狂。

白话文翻译:

阳光短暂的景象留住了寒冷的光芒,瓦檐上的霜湿了梧桐叶,使其变黄。老蛩虫不知道秋天已经过去,白天还在墙边空洞地啼叫。岁月将暮,我作为旅人感到伤感,孤独地守在这片天的一方。床头的书籍谈论着虞唐时代,我说话并非老糊涂,听者却以为我疯狂。

注释:

  • 辉辉:形容阳光明亮。
  • 短景:短暂的日光。
  • 寒光:寒冷的光芒。
  • 瓦檐:屋顶的边缘。
  • 霜湿:霜覆盖并湿润。
  • 梧桐黄:梧桐树叶变黄。
  • 老蛩:老蟋蟀。
  • 啧啧:形容声音。
  • 岁云暮矣:岁月将尽。
  • 羁旅伤:旅人感到伤感。
  • 块独:孤独地。
  • 天一方:天的一边,指偏远的地方。
  • 书史:书籍和历史。
  • 虞唐:指古代的虞舜和唐尧,代表古代的理想时代。
  • 匪耄:不是老糊涂。
  • 听者狂:听的人以为说话者疯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感受到岁末的寒冷和孤独,同时怀念古代的理想时代,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旅人的孤独感受,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怀念。诗中“辉辉短景留寒光”和“瓦檐霜湿梧桐黄”描绘了冬日的寒冷和萧瑟,而“老蛩不知秋已去”则通过老蟋蟀的啼叫,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无情。最后两句“床头书史谈虞唐,我言匪耄听者狂”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理想时代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辉辉短景留寒光”:描绘冬日阳光短暂而寒冷。
  • “瓦檐霜湿梧桐黄”:通过瓦檐上的霜和梧桐叶的变黄,进一步描绘冬日的寒冷和萧瑟。
  • “老蛩不知秋已去”:通过老蟋蟀的啼叫,暗示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无情。
  • “白昼啧啧空啼墙”:描绘老蟋蟀在白天的啼叫,增加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
  • “岁云暮矣羁旅伤”:表达岁末旅人的伤感和孤独。
  • “块独守此天一方”:强调旅人孤独地守在这片偏远的地方。
  • “床头书史谈虞唐”:通过谈论古代的虞舜和唐尧,表达对古代理想时代的向往。
  • “我言匪耄听者狂”: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听者的不解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辉辉短景留寒光”和“瓦檐霜湿梧桐黄”等描绘,将冬日的寒冷和萧瑟形象化。
  • 拟人:通过“老蛩不知秋已去”和“白昼啧啧空啼墙”等描绘,赋予老蟋蟀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通过“岁云暮矣羁旅伤”和“块独守此天一方”等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去的向往。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和萧瑟,以及旅人的孤独感受,展现了作者对时光的无情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辉辉短景:冬日阳光短暂而寒冷的意象。
  • 瓦檐霜湿:冬日霜覆盖并湿润的意象。
  • 梧桐黄:梧桐树叶变黄的意象,象征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无情。
  • 老蛩:老蟋蟀的意象,象征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无情。
  • 岁云暮矣:岁月将尽的意象,象征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 床头书史:书籍和历史的意象,象征对古代理想时代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辉辉短景留寒光”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日阳光 B. 冬日阳光 C. 夏日阳光 D. 秋日阳光 答案:B

  2. 诗中“老蛩不知秋已去”中的“老蛩”指的是什么? A. 老鹰 B. 老蟋蟀 C. 老蝉 D. 老鸟 答案:B

  3. 诗中“床头书史谈虞唐”中的“虞唐”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虞舜和唐尧 B. 古代的虞国和唐国 C. 古代的虞山和唐山 D. 古代的虞水和唐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怀念。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局中负暄读书三首 其二》与杜甫《登高》: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怀念。
  • 张耒《局中负暄读书三首 其二》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古代理想时代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诗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张耒的诗作。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了解张耒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查询

南歌子四首 其三 南歌子四首 其二 南歌子四首 其一 双双燕 谒金门 踏莎行 祝英台近 碧鲜庵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明邑令谷兰宗先生镌一词于壁,秋日过之,因和原韵 沁园春 同芥轩赋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雾障 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惕若厉 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抱残守阙 子平 六耳 守正不阿 耒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才气超然 贯朽粟腐 诈愧 秃宝盖的字 耳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