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6:16
高山流水 琴台漫兴用梦窗韵
作者: 张仲炘 〔清代〕
练霄戛戛响天风。
卷苍岩千树茏葱。
不见抚弦人,孤云暗逐蜚鸿。
春腮忆小白长红。
斜阳淡曾照翩翾步屧,篆玉香栊。
剩山肩拥黛,学得翠颦浓。
愁中。游尘渺回首,依约是幻影槐宫。
无奈此登临,破屐踏遍烟茸。
赋山阿楚些能工。
难消醉,翻羡吴王老去,宴乐芳钟。
怕连宵梦,雨花落又春慵。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和流水之间的宁静与孤独,开头描述了在高空中的琴声,在天风中响起,苍翠的山岩上千树葱郁。可惜看不见抚琴的人,只有孤云暗自追逐飞鸿。春天的面颊上,回忆起小白花的红色。斜阳淡淡地照耀着翩翩起舞的步履,香气萦绕在玉石的栏杆上。剩下的山峦依偎着黛色,学习得来的是浓郁的翠色。愁绪中,尘世的游影遥遥回首,依稀是梦幻般的槐宫。无奈此时登临山顶,破鞋踏遍了烟雾缭绕的草地。赋诗的山中,阿楚那般的工艺,难以消解我的醉意,翻来覆去地羡慕吴王的悠闲,享受着丰盛的宴乐。怕的是连夜的梦中,雨花落下又令人昏沉。
张仲炘(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高山流水 琴台漫兴用梦窗韵》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心灵的结合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音乐、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山、流水和琴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内心的孤独。开头几句以“练霄戛戛响天风”引入,声响与风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感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苍翠的山岩和繁茂的树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不见抚弦人,孤云暗逐蜚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弹琴者的思念,似乎在寻找那位能与他共鸣的知音。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春天的美好,春腮与小白花的对比,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伤感。斜阳照耀之下,香气飘散,诗人又将目光投向山峦,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魅力。
“游尘渺回首,依约是幻影槐宫”,诗人似乎在追忆过去的一段美好时光,然而却又感到无奈。最后的“怕连宵梦,雨花落又春慵”一句,透漏出一种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读来令人深感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练霄”指的是哪里?
“不见抚弦人”中的“抚弦”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吴王”是指哪个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