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7:06
女子乃知我,明朝变姓名。可怜逃不密,犹迫诏书行。
这女子已经知道我的身份,明天就要改换名字。可怜我逃避得不够隐秘,仍然受到诏书的迫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改名换姓常常与身份的变化、逃避追捕或避祸相关,诗中提到的“明朝变姓名”可理解为为了躲避某种追捕或压力而不得不改名,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希声,号白云,晚号孤云,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风雨,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其诗风质朴而有力,常通过个人情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个人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诗人可能处于逃避政治压力或个人困境的状态,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不安。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诗人身份的知晓以及诗人因身份曝光而产生的焦虑与无奈。诗的开头“女子乃知我”以女子的视角切入,展示了感情的细腻与复杂,隐隐透露出诗人与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而“明朝变姓名”则表明了诗人因环境逼迫而不得不做出改变,折射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哀。接着“可怜逃不密,犹迫诏书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迫感,诗人在逃避中感到无力与焦虑,仿佛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叹。通过对女子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个人身份的恐惧,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现实的严峻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身份的危机与社会压力,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无助与焦虑,揭示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悲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女子乃知我”表达了什么情感?
“明朝变姓名”中,变姓名的原因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逃避感到怎样的情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