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11
次韵黄判官喜雪
作者: 魏了翁
天马流行泽上坤,
玉龙飞洒水边村。
扶持农扈培邦本,
排荡阴机立岁无。
遍地诗材供墨客,
通宵酒令属侯门。
却怜赤子无衣褐,
仰面苍苍汉少恩。
天马在广阔的泽地上奔腾,
玉龙在水边的村庄飞洒雪花。
支持农民,培育国家的根基,
驱散阴云,迎来丰年。
遍地都是诗的素材,供墨客挥毫,
通宵的酒令属于权贵之家。
然而我却怜悯那些赤贫的孩子,
他们仰望蓝天,却得不到汉朝的恩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100年-约1170年),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怀见长,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贫富差距加大,诗人借雪景抒发对农民疾苦的同情,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后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间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开篇以“天马流行”与“玉龙飞洒”描绘雪景,生动形象,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诗中提到“扶持农扈”,强调了农民在国家中的重要性,暗指社会应更加关注基层民众的生存状态。
而在“通宵酒令属侯门”的句子中,诗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权贵阶层对于普通百姓的漠视,显得格外刺眼。最后,通过“却怜赤子无衣褐”,诗人表达了对无辜儿童的同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普通人民生活困境的同情与关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神话生物
B. 雪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诗人对赤贫儿童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同情怜悯
C. 赞美
D. 讽刺
诗歌中提到的“侯门”指的是?
A. 农民
B. 权贵
C. 学者
D. 军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魏了翁的《次韵黄判官喜雪》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都描绘了雪景,但魏了翁的作品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反思,而岑参则强调了雪景的壮观与个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