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16
眼明织翠剪新诗,
勉我当今尚可为。
知觉斯民知觉我,
溺饥天下溺饥谁。
志亨不管身穷达,
谊正宁论效疾迟。
倒尽玉瓶谈未了,
沙头忍泪与君辞。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眼明心灵手巧,能够编织出新的诗篇,
希望我在当今这个时代还能有所作为。
我了解百姓的苦难,他们也理解我的感受,
而在这个饥荒的天下,谁又能不为饥饿而苦呢?
志向高远的人并不在乎自己的贫穷和富贵,
而是看重正义和友情,何必去论及做事的快慢?
我把酒倒尽,谈论这未尽的话题,
在沙滩上忍不住流泪,向你辞别。
魏了翁(约1130-1200),字公度,号清和,宋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书法家。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魏了翁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注及对士人的自我要求。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正值宋代中期,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伴随着饥荒与民生困苦,诗人借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此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开头两句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抱负,强调即使面对挑战,他仍希望能为社会贡献力量。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同情,揭示了饥荒带来的普遍苦难,表现出对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志亨不管身穷达,谊正宁论效疾迟”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友情的重视,强调了即使身处困境,仍应坚持正义与信念。最后两句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诗人虽饮尽愁酒,依然心存不舍,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别离的无奈。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语言精练,情感真挚,体现了魏了翁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与对理想的追求,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也有对民生苦难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与责任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成了对友谊、理想及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诗人希望自己在当今社会能做什么?
A. 享乐
B. 为社会贡献
C. 追求财富
诗中提到的“知觉斯民知觉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个人的孤独
B. 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C. 对友人的怀念
诗人如何看待贫穷与富贵?
A. 贫穷是耻辱
B. 志向高远,不在乎身穷达
C. 富贵才是理想
魏了翁的《即席和丁首帅送行诗》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但魏了翁更关注社会责任和民生困苦,而李白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这种对比体现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
以上内容为对魏了翁《即席和丁首帅送行诗》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