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4:58
水调歌头·人物正寥阔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人物正寥阔,有美万夫望。
七年填拊方面,帏幄自金汤。
千尺玉龙衔诏,六尺宝靮照路,
载绩满旗常。
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
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
人情但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
世事正匆忙。
海内知公者,只愿寿而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物的广阔理想和成就,受到万人的仰望。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立起自己的事业,这一切都如同金汤般辉煌。诗中提到的“千尺玉龙”和“六尺宝靮”象征着荣耀和光辉,载满荣耀的旗帜高高飘扬。虽然富贵的地位不必多言,但能有这样的芬芳成就实属不易。往昔与今时的梦境,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人情世故,不过是朝夕之间,谁能真正理解这背后的意义?秋霜落在南山,象征着丰收的季节;北风卷起夜晚的火焰,世事如流水般匆忙。希望在世间认识自己的人,都能长寿而受人尊重。
魏了翁,字季长,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理想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雅致,情感真挚,常常透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魏了翁的人生经历中,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艰辛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面对繁忙的世事,他寄托了对理想人物的期望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水调歌头·人物正寥阔》是一首充满理想与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成功人士的敬仰与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人物正寥阔”引入,强调了一个人所具备的广阔视野和成就,立即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中提到“七年填拊方面”,表明成就的背后是长期的不懈努力,这种对时间的强调传达了成功的艰辛与付出。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千尺玉龙衔诏”和“六尺宝靮照路”分别象征着权力与光辉,展现出成功人士的荣耀与光环。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诗人不仅描绘了理想中的成功形象,也折射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一句,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强调了真正的成就来自于内心的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后面的“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则引发了对人生短暂与梦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成功的向往,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展现了魏了翁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成功人士的仰慕,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事匆忙的感慨。诗人在成就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强调内心的满足与真正的理解者的珍贵。
诗中的“千尺玉龙”象征什么?
“霜落南山秋实”中,霜象征着:
诗中提到的“富贵姑勿道”表达了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