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蜀中战后感事》

时间: 2025-04-30 23:03:15

诗句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

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3:15

原文展示

蜀道英灵地,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开。
词客题桥去,忠臣叱驭来。
卧龙同骇浪,跃马比浮埃。
已谓无妖土,那知有祸胎。
蕃兵依濮柳,蛮旆指江梅。
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
空留犀厌怪,无复酒除灾。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
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白话文翻译

蜀道是英灵的聚集之地,重重的山峦,蜿蜒的水流。
文人四子在此盛名远扬,开路的五丁神力无比。
词人们在桥上题写诗句,忠臣们则驾马而来。
卧龙与骇浪同在,跃马的情景如同浮埃。
本以为这儿没有妖邪的地方,哪里知道却暗藏祸胎。
蕃兵依附在濮水的柳树下,蛮族的旗帜指向江边的梅花。
战后悲哀的景象如血般刺眼,烧尽的恨意化为灰烬。
空留犀牛厌倦的怪影,再无酒水来消解灾厄。
岁月积累的怨恨如苌弘般增长,春深之际杜宇鸣叫哀怨。
家中贫困无力迁徙,愁苦在望乡台上增添。

注释

字词注释

  • 英灵:英勇的灵魂。
  • 词客:作词的人,通常指文人。
  • 忠臣:忠诚的臣子。
  • 卧龙:指诸葛亮,象征智慧和才能。
  • 骇浪:剧烈的波浪,暗指战乱的动荡。
  • 蕃兵:指外族的军队。
  • 蛮旆:蛮族的旗帜。
  • 杜宇:杜鹃,春天鸣叫,常用以象征哀伤。

典故解析

  • 五丁开路:源自《山海经》,五位神将开山辟路,象征艰难的开拓。
  • 卧龙:诸葛亮的别称,表示其智谋。
  • 江梅:暗指江边的梅花,象征着美丽而又悲凉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历史事件,关心国家命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之后,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争带来的伤痛的感慨,反映出他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平民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蜀中战后感事》是雍陶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悲悯情怀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蜀地的壮丽山河以及战后带来的深重哀痛,情感真挚而沉重。诗的开头以“蜀道英灵地”引入,展现出这片土地的英雄历史,接着通过“文章四子盛”与“道路五丁开”的对比,描绘出文化与军事的交织。在战争的影响下,诗人感受到的更多是无尽的悲痛与失落。尤其是“战后悲逢血,烧馀恨见灰”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在意象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卧龙同骇浪”,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冲击,也暗示了历史的无常与变迁。诗中对于忠臣与词客的描写,体现了士人的责任与使命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怀古转向伤感,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时代的敏锐感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道英灵地:开篇便引入蜀地的英雄气概,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感。
  • 山重水又回:形象描绘蜀地的山水,强调其地理的复杂与多样。
  • 文章四子盛:指代文人们的成就,展现出文化的繁荣。
  • 道路五丁开:描绘开辟道路的艰辛,象征着人们的努力与奋斗。
  • 词客题桥去:暗示文人的离去,带走了文化的辉煌。
  • 忠臣叱驭来:忠臣的到来,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对国家的责任感。
  • 卧龙同骇浪:卧龙象征智慧,与骇浪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历史的动荡。
  • 已谓无妖土:表明对土地的美好期待,反转为潜在的危机。
  • 蕃兵依濮柳:外族的威胁,隐含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 战后悲逢血:直接表达战争带来的悲痛。
  • 烧馀恨见灰:痛苦的情感化为无尽的灰烬,显示失望与绝望。
  • 空留犀厌怪:暗指失落后的孤独与无助。
  • 岁积苌弘怨:岁月带来的愁苦与怨恨,愈发沉重。
  • 春深杜宇哀:暗示春天的哀伤,增添情感的层次。
  • 家贫移未得:生计的困境,愁苦愈重。
  • 愁上望乡台:最后的怀乡之情,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的苦痛比作烧尽的灰烬,生动形象。
  • 对仗:如“山重水又回”,“忠臣叱驭来”形成对称,增强音韵美。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景象,增强诗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蜀中战后景象的描绘,体现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故土的思念,体现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道:象征着历史和英雄。
  • 英灵:代表着为国捐躯的英雄。
  • 卧龙:象征智慧与才能。
  • :战争的悲惨与痛苦。
  • :失去与绝望的象征。
  • 杜宇:哀伤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蜀中战后感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雍陶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 A. 诸葛亮
    B. 刘备
    C. 曹操
    D. 孙权

  3. 诗中“战后悲逢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愤怒
    C. 悲痛
    D. 期待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战乱后的痛苦与思乡情,但更侧重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庐山谣》:虽描绘自然风光,但在历史背景下也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李杜诗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台城路 为晴沙舅氏题春风啜茗小照 台城路 其二 挽伶工贾璧云 台城路 送杨次典太史旋播 台城路 台城路 为吴子述题春眠听雨图 台城路 送别 台城路 忏庵寄示秦淮闻歌词赋此报之 台城路 金丽生自金陵围城出,为述沙洲避雨光景,感成此解。时画角咽秋,灯焰惨绿,如有鬼声在纸上也 台城路 留宿张龙威艺舫同话丁卯旧游有感用前韵 台城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遗毫发 计穷途拙 刿心刳肺 大行受大名 巾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披怀虚己 五脊六兽 追溯 疋似 身字旁的字 包含魆的词语有哪些 交查 立刀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临深履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