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9:57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
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红马渡过泸水,向北飞来如同轻盈的鸟。
经历了数年的朝凤阙,今天却攻破了龟城。
这个地方有战争,哪家没有生死之事呢?
人们悲伤地回到故乡,鸟儿却乐于栖息在空荡的营地。
我的兄弟和侄子心意初定,交往的朋友们仍感到惊恐。
自从经历了这场苦难,吟唱的声音如同猿猴的哀鸣。
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朋友的寄托,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与无奈。诗中蕴含着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离散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诗的开头以“茜马渡泸水”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奔赴战场的急迫与轻盈,似乎是在传达一种对新环境的向往与期待。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的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无情和突发性。
接下来的“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则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每个人都难以逃避战争带来的生死离别,诗人通过“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的对比,表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因战争而悲伤,然而自然界中的鸟儿却似乎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依然快乐地栖息。
最后几句则反映了亲属间的情感变化,弟侄心意初定,朋友间的交往却因战乱而感到惊恐,从而使得整个诗篇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冲突,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感慨。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深刻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影响。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
描述马儿轻盈地渡过泸水,象征着士兵们的迅速行动。
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
反映了经历的时间与突发的战争,表达了从希望到失望的转变。
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
感叹战争无处不在,生死循环是人类共同的命运。
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
对比人类的悲伤与鸟儿的欢快,突显战争带来的悲剧。
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
兄弟和侄子的情感逐渐稳定,但朋友们仍感到不安。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战争后,人们的吟唱充满苦涩,如同猿猴的悲鸣。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战争的惨烈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战争的反思,传达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的无奈与痛苦。
“茜马渡泸水”中的“茜马”指的是什么颜色的马?
A. 黑色
B. 红色
C. 白色
诗中提到的“龟城”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坚固的防御
C. 自然的美好
“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中的“吟苦”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吟唱
B. 充满哀伤的吟唱
C. 高亢激昂的吟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