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2:27
日过千万家,一家非所依。不及行尘影,犹随马蹄归。
这一天已经过去了无数家,但我却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即使我不如行人那样在尘土中穿行,仍然会和马蹄一起归去。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长安”是唐代的都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代表着繁华与孤独的对比。
雍陶,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思。
《长安客感》创作于作者的游历之中,可能是在长安这个繁华但又充满孤独感的城市,体现了作者对归属与归去的思考。
本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长安的孤独感。首句“日过千万家”带出了一种繁华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非所依”的失落,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感受到的并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孤独。通过“行尘影”,诗人将自己与那些行走在尘土中的人相提并论,暗示了自己的漂泊与无根,尽管身处繁华之地,却依然显得孤独无助。最后以“犹随马蹄归”作结,回归到马蹄的意象,象征着无论多么努力,最终仍然要面对的归属与归去的主题,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归属感展开,表现出在繁华背后,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归家的复杂情感。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爱情
D. 友情
“一家非所依”中的“家”指的是什么?
A. 亲情
B. 物质房屋
C. 归属感
D. 朋友
诗中“犹随马蹄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漂泊与无助
C. 自由
D.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