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16
原文展示: 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九 沈周 〔明代〕 盛时忽忽到衰时,一一芳枝变丑枝。 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 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 莫怪流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
白话文翻译: 在繁荣的时光迅速转变为衰败的时刻,每一朵美丽的花朵都变成了丑陋的枝条。 对于那些曾经来过的人,最触动他们的是对过去的感慨,悲伤的死亡场景不要再唱《后庭花》那样的歌曲。 如果春天不结束,那么春天的过度就会变得无度,天使如果永远开放,那么天也会变得自私。 不要责怪我流连于这三十首咏叹,老夫内心的伤痛很少有人知晓。
注释:
诗词背景: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文人,字希哲,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人画家、书法家、诗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沈周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落花五十首 其二十九》是沈周晚年所作,通过对落花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盛时忽忽到衰时”一句,以时间的迅速流逝为切入点,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一一芳枝变丑枝”则进一步以落花的形象,象征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衰败。后两句通过对春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循环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沈周晚年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落花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悲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盛时忽忽到衰时”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无情 B. 生命的短暂 C. 美好事物的消逝 D. 自然的规律 答案:A
“一一芳枝变丑枝”中的“芳枝”和“丑枝”分别象征什么? A. 美好和丑陋 B. 繁荣和衰败 C. 春天和冬天 D. 生命和死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后庭词”是指什么? A. 一首表达哀伤的歌曲 B. 一首表达欢乐的歌曲 C. 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 D. 一首表达自然的歌曲 答案:A
“春如不谢春无度”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思考? A. 春天的永恒 B. 春天的过度 C. 自然的规律 D. 生命的无常 答案:B
诗的最后两句“莫怪流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个人情感的坚持 B. 作者对内心伤痛的深藏 C. 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D. 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