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4:39
挽任谏议词二首
——韩元吉
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
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
千载君如紫,流年疾若斯。
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
全诗翻译:
身处于高门大户,内心却没有欺瞒的黑暗角落。臧孙应有后嗣,而伯道却无儿传承。千年之后君王如紫色美玉般珍贵,流逝的岁月却如疾风般迅速。宁可用百人去赎回,最终却成了九原之地的悲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诗作见长,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对社会时事和人世悲欢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多涉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挽任谏议词二首》是韩元吉为悼念一位名为任谏议的朋友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惋惜。这首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逝去的哀痛。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任谏议的悼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展示了任谏议的高贵身份和清白的心境,仿佛在说即使身处权贵之中,也应保持内心的正直与清明。接着提到“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更是对任谏议生前境况的感叹,表现出对其无后之痛。
诗中“千载君如紫,流年疾若斯”将古代君王与珍贵美玉相提并论,暗含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深切哀痛和对无法挽回的无奈。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哀痛更加深刻,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韩元吉用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让读者在感叹人生无常的同时,也思索生命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任谏议的追忆,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友情的珍惜,主题深刻且情感真挚。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选择题:
韩元吉的《挽任谏议词二首》是为了悼念哪位朋友?
A. 任谏议
B. 臧孙
C. 伯道
填空题:
诗中提到“千载君如____”,意指君王的珍贵。
判断题:
诗中“流年疾若斯”意指时间流逝得非常缓慢。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元吉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李白通过思乡之情表达对故土的怀念,而韩元吉则通过对友人的追忆,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痛。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相似之处,但主题与背景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韩元吉及其诗作的背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