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08
懒惰已成癖,幽寻湖上台。
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
一径草仍碧,两山梅未开。
犹怜冲雨湿,路入乱云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懒惰习惯的自省与无奈,诗人在湖边的台子上静静地寻幽探胜。他明白千里之间的路途其实并不遥远,但自己却在半年的时间里没有什么行动。小路上的青草依旧翠绿,两旁的梅花尚未绽放。即使在细雨中,诗人仍然对这条通向乱云的路感到怜惜。
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梅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以未开的梅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身的懒惰。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带有自省的色彩。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可能在某个雨天独自游览湖边,感受到自身的懒惰与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这首诗。
这首《雨中同邹德饭白云庵》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懒惰与自省。开头两句,诗人自觉懒惰已成习惯,孤独地在湖边的台子上寻幽探胜,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接下来的“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责,虽然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但内心的懒惰却让他难以行动。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一径草仍碧”和“两山梅未开”,不仅展现了初春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迟滞与静止。雨中的细腻描写,更加深了情绪的渲染,诗人在“冲雨湿”的环境中依然对“路入乱云堆”抱有一丝怜惜,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交织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韩元吉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身懒惰的反思,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眷恋,揭示出在幽静自然中内心的挣扎与思索。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千里近”中的“千里”意指:
诗中提到的梅花尚未开放,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