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09
原文展示:
幕底从游数月间,孤灯冻饱相叹。
平生得此於人寡,举世如斯知己难。
舍我遽轻千里别,祝君惟有一分宽。
杨花正怯春归去,忍向南关送客看。
白话文翻译:
在幕下相聚已经几个月,孤灯下我忍不住叹息。
我一生中能交到这样的朋友实在很少,
世界上知己如同你我这样的人更是难得。
我不愿轻易地与您千里告别,祝愿你拥有一份宽广的心胸。
杨花正在惧怕春天的离去,
我实在舍不得在南关送别你。
注释:
典故解析:
“知己”一词在古代指的是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古人常常有“知音”的说法,表达在朋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提到的“千里别”则是古代送别朋友常用的情景,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子谦,号惟庵,生于北宋末年,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朋友罗季能时所作,表达了李曾伯对友人的不舍和深情,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前两句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孤独的思念令人感到无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第三句强调了知己的稀有,使得离别愈加沉重。最后两句通过杨花的意象,呈现了春天的即将逝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艺术手法细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情的珍惜与离别的感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李曾伯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知己”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杨花正怯春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送罗季能赴江陵幕》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涉及到送别的主题,但李曾伯更加强调了知己的珍贵,而王维则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