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04
宿柳池松风亭
李曾伯 〔宋代〕
轧轧肩舆上剑门,
春和身健快於奔。
风翻红雨摧芳信,
山带青烟入烧痕。
邻略物华无好句,
破除旅思有清樽。
高人喜与松风接,
莫遣梨花到梦魂。
在轧轧的肩舆上,我走过剑门,春天温暖,身体健壮比奔跑还快。风翻动着红色的花瓣,雨水摧毁了花信,山中青烟缭绕,似乎在烧焦的痕迹。邻近的风景虽美,却没有一句好诗,打破旅途的思绪,有清酒相伴。高人喜欢与松风为友,莫让梨花的梦境侵扰心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行途中,表达了旅途中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他在游历中的思考与情感。
《宿柳池松风亭》是一首描绘旅途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首句的“轧轧肩舆”以声声入耳的动感引入,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接着“春和身健快於奔”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也暗示了诗人心态的轻松与愉悦。
诗中“风翻红雨摧芳信”,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风的翻动与雨的打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使人感受到春风与春雨的交融。山带青烟的描写,既是对景色的描绘,更传达出一种幽远的意境。
后两联中,诗人对比了自然美与文学之美,表达了对诗句的追求和对旅途思绪的反思。“高人喜与松风接”则体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而“莫遣梨花到梦魂”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愿被打扰的心境。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体会到一种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高洁理想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轧轧肩舆”中的“轧轧”指的是:
A. 声音
B. 风景
C. 颜色
诗中提到的“高人”最可能指的是:
A. 有学问的人
B. 自然中的生物
C. 旅行者
“莫遣梨花到梦魂”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梦境的追求
B. 不愿被打扰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宿柳池松风亭》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