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柳池松风亭》

时间: 2025-05-09 00:14:04

诗句

轧轧肩舆上剑门,春和身健快於奔。

风翻红雨摧芳信,山带青烟入烧痕。

邻略物华无好句,破除旅思有清樽。

高人喜与松风接,莫遣梨花到梦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4:04

原文展示

宿柳池松风亭
李曾伯 〔宋代〕

轧轧肩舆上剑门,
春和身健快於奔。
风翻红雨摧芳信,
山带青烟入烧痕。
邻略物华无好句,
破除旅思有清樽。
高人喜与松风接,
莫遣梨花到梦魂。


白话文翻译

在轧轧的肩舆上,我走过剑门,春天温暖,身体健壮比奔跑还快。风翻动着红色的花瓣,雨水摧毁了花信,山中青烟缭绕,似乎在烧焦的痕迹。邻近的风景虽美,却没有一句好诗,打破旅途的思绪,有清酒相伴。高人喜欢与松风为友,莫让梨花的梦境侵扰心灵。


注释

字词注释

  • 轧轧:形容肩舆行进时的声音。
  • 肩舆:古代一种由人肩扛的轿子。
  • 剑门:指剑门关,地名。
  • 风翻红雨:指风吹动花瓣,雨水打落花信。
  • 物华:指自然景物的美。
  • 清樽:清酒的酒杯。
  • 高人:指有高尚品德的人。
  • 梨花:象征春天的花,常与梦境联系。

典故解析

  • 剑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关口,象征险阻与旅途的艰辛。
  • 松风: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高洁、宁静的情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旅行途中,表达了旅途中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他在游历中的思考与情感。


诗歌鉴赏

《宿柳池松风亭》是一首描绘旅途感受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首句的“轧轧肩舆”以声声入耳的动感引入,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接着“春和身健快於奔”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也暗示了诗人心态的轻松与愉悦。

诗中“风翻红雨摧芳信”,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风的翻动与雨的打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使人感受到春风与春雨的交融。山带青烟的描写,既是对景色的描绘,更传达出一种幽远的意境。

后两联中,诗人对比了自然美与文学之美,表达了对诗句的追求和对旅途思绪的反思。“高人喜与松风接”则体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而“莫遣梨花到梦魂”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愿被打扰的心境。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使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体会到一种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轧轧肩舆上剑门:肩舆行驶的声音,给人一种在路上的感觉,剑门是一个历史地名,暗示旅途的艰辛。
  2. 春和身健快於奔:春天的温暖使人感到舒适,身体健康,让人倍感轻松。
  3. 风翻红雨摧芳信:春风与春雨交替,描绘了自然的变化,象征美好的事物易逝。
  4. 山带青烟入烧痕:山中青烟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5. 邻略物华无好句:虽然周围风景如画,但却没有写出好诗的灵感。
  6. 破除旅思有清樽:借酒消愁,打破旅途的思绪。
  7. 高人喜与松风接:高尚的人喜欢与自然相交融。
  8. 莫遣梨花到梦魂:希望美好的事物不打扰自己的梦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酒作比,表现轻松愉悦的心情。
  • 拟人:将风和雨赋予了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高人喜与松风接,莫遣梨花到梦魂”,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高洁理想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肩舆:象征旅途、人生的旅程。
  •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青烟:象征宁静与幽远。
  • 清樽:象征清静与心灵的寄托。
  • 梨花:象征美好与梦境的干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轧轧肩舆”中的“轧轧”指的是:
    A. 声音
    B. 风景
    C. 颜色

  2. 诗中提到的“高人”最可能指的是:
    A. 有学问的人
    B. 自然中的生物
    C. 旅行者

  3. “莫遣梨花到梦魂”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梦境的追求
    B. 不愿被打扰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自然与理想人居的诗篇。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旅途与自然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豪情与个性。
  • 杜甫的《春望》: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曾伯诗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宿柳池松风亭》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特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颂古 偈四首 偈四首 偈四首 偈四首 悔人先生移居 新阳铺 无题 凤嶂旸晖 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狂瞽之说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走礼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禁乱除暴 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涂歌里抃 爪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新醪 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萹莂 江心补漏 包含悒的词语有哪些 愤恨不平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