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于京兆府学正来彦中处觅墨》

时间: 2025-05-07 09:00:19

诗句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

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

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

谁堪访,高明上士,唯有彦中来。

浑材。

如见慧,便教磨出,云浪恢恢。

书灵任宝篆,救苦消灾。

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总免轮回。

成功行,前程路稳,同去宴蓬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19

原文展示:

满庭芳 于京兆府学正来彦中处觅墨
作者: 王哲 〔元代〕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
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
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
谁堪访,高明上士,唯有彦中来。
浑材。如见慧,便教磨出,云浪恢恢。
书灵任宝篆,救苦消灾。
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总免轮回。
成功行,前程路稳,同去宴蓬莱。

白话文翻译:

我归来的时光如同毛颖的回归,纸张的生长伴随着我,陶渊明的三件事是如此奇特和美好。
陈玄的思想没有停止,我还未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日夜搜寻神明,静心思考,在哪里有那些潜藏的才华呢?
谁能来访呢?只有您这位高明的士人,彦中。
如果能遇见您,便能磨练出如同慧根的才华,云浪浩瀚。
书法如灵泉汩汩,能消除苦难,解救灾祸。
愿每个家庭都能奉行道理,人人都能领悟,最终免于轮回。
愿我们成功前行,前程稳健,一同去赴蓬莱的盛宴。

注释:

  • 毛颖:指的是一种植物,象征着生机和归属感。
  • 楮生:楮树的生长,象征着文才的滋长。
  • 陶泓:陶渊明,指代隐逸的生活和理想。
  • 陈玄:指代深厚的学问或哲理。
  • 彦中:指代诗中的高明士人,可能是王哲的朋友或理想人物。
  • 云浪恢恢:形容浩瀚的才华,寓意深远。
  • 奉道:指传播道德和理想。
  • 轮回:佛教理论,形容生死循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于文化兴盛的时期,生活在京兆府,擅长诗文,以抒情和哲理见长。其诗风清新,富有哲思,常常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满庭芳》创作于王哲对生活和学问的深刻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道德和哲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温文尔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墨迹和知识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友人彦中的敬重与期望。首句“毛颖归余,楮生从我”便带出一种归属感,暗示诗人在学习和创作中感受到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的“陈玄不止”表达了他在追求智慧的路上,仍未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透出一丝孤独感。诗中反复提及的“隐文才”和“高明上士”,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渴求与尊重,彰显出士人精神的高尚。

“书灵任宝篆,救苦消灾”则进一步突显了知识和文化的力量,诗人希望通过书法和文才来消解世间的苦难,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求。最后两句“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总免轮回”则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领悟到道理,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达至理想的境地。

整首诗结合了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与对社会理想的思考,表现了王哲作为一位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道德与文化的崇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毛颖归余:表达归来的愉悦和归属感。
  2. 楮生从我:象征着文采和创作的生长。
  3. 陶泓三事奇瑰:引用陶渊明的隐逸,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陈玄不止:指思想的深邃与持久性。
  5. 日夜搜神定思:形容对隐秘才华的探求。
  6. 谁堪访,高明上士: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7. 唯有彦中来:特别提及彦中,表达对他的敬仰。
  8. 浑材:指原料,寓意潜在的才华。
  9. 如见慧,便教磨出:希望在慧根的指导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0. 云浪恢恢:描绘才华的广阔与无边。
  11. 书灵任宝篆:书法的艺术和力量。
  12. 愿使家家奉道: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崇尚道德。
  13. 人人悟总免轮回:理想的追求,超越生死的束缚。
  14. 成功行,前程路稳: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5. 同去宴蓬莱:共同前往理想的境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书灵任宝篆”,将书法比作灵泉,增强了其神圣感和力量。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云浪”、“蓬莱”,给人以诗意的遐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在于强调知识和道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文人对文化和思想的执着追求,反映了元代士人精神的高尚。

意象分析:

  • 毛颖: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陶泓:代表着隐逸和理想生活。
  • 书灵:书法的力量与美。
  • 蓬莱:理想中的仙境,象征着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毛颖归余”中的“归余”是指什么? A. 回归
    B. 离开
    C. 迷失

  2. 诗中提到的“彦中”代表什么样的人? A. 平庸之人
    B. 高明上士
    C. 书法家

  3. 诗的最后提到的“蓬莱”象征着什么? A. 理想的境地
    B. 现实生活
    C. 苦难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王哲的《满庭芳》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都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哲更注重于知识的传播与道德的实践,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王哲的作品更具哲理性,而陶渊明则更重视自然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哲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声声慢(寄叶书隐) 蝶恋花(陆子方饮客杏花下) 长亭怨(为任次山赋驯鹭) 西江月·花气烘人尚暖 月下笛·万里孤云 惜红衣(赠伎双波) 壶中天(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 甘州(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 玲珑四犯(杭友促归,调此寄意)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剽疾轻悍 四点底的字 广字头的字 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狱货非宝 阊阖门 诗序 二字旁的字 养治 厂字头的字 髟字旁的字 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深奸巨滑 免胄 淑懿 鹤怨猿啼 禄结尾的成语 主少国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