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3:55
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陈师道 〔宋代〕
颍阴为别悔匆匆,
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
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
剩喜郎君类若翁。
梅柳作新诗兴动,
可令千里不同风。
别离在颍阴,心中惋惜匆忙的告别,
十年相望,却无音信往来。
我在晚年遇上了圣明的朝代,得以放纵一回,
却又遭遇官府的禁令,限制了我的去向。
你成为了太守,专理淮河的事务,
我更是喜悦你,如同长者一般。
梅花和柳树为我带来了新的诗兴,
即使千里相隔,也仿佛感受到了不同的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欧阳叔弼的惜别之情,并反映了政治环境的变迁。提到的“圣朝”指的是宋朝的盛世,而“太守”是地方官员的称呼,诗中提到的官禁和放逸反映了士人对于政治的困惑和无奈。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5年-1100年),字公辅,号静斋,北宋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自然,擅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与好友欧阳叔弼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政治环境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这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深厚的友谊与对离别的惋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于时事的无奈与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开头的“颍阴为别悔匆匆”,便是对离别时刻的紧迫感的强调,接着“十载相望信不通”则揭示了两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情感的疏远引起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转向对社会政治的观察,“晚遇圣朝收放逸”与“旋遭官禁限西东”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政治环境的复杂心态。
最后两句以“梅柳”喻及新诗的创作,意象清新,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诗人内心的激动,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情感,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可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与力量,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政治局势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士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地名“颍阴”在哪里?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浙江省
D. 河南省
诗人对离别的心情是?
A. 高兴
B. 惋惜
C. 无所谓
D. 愤怒
“晚遇圣朝”中的“圣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赠友人》与陈师道的《送欧阳叔弼知蔡州》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惆怅,但杜甫更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感慨,而陈师道则在个人情感与政治环境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传达出乐观的情绪。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