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0:49
再和寇十一二首
作者: 陈师道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与世俗相违,我自己又怎么能估量呢?
为了谋生而无计可施,随意尝试真是徒劳。
在场合中装腔作势,结果显得非常笨拙;
一笔误写成了苍蝇,难道这能算什么长处?
我的名字不被青史所记录,
我将要在白云乡中终老。
若要五斗的轻松走千里,
多亏有这样的人,始终未曾忘记我。
“青史”一词常见于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史书中对重要人物的记载;而“白云乡”则有隐逸、归隐的意味,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8-1100),字景元,号卧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洒脱见称,常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自身处境和社会关系的反思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此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首句“与世相违孰自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与世俗不合的深刻体认,似乎在说自己无法用常规的人生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名利的淡泊,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名字不归青史笔”,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名声的淡漠,反而更珍视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尤其是最后提到的“赖有斯人未肯忘”,则是对友情的珍重和感激之情的流露。
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悲凉与温暖,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与纠结,又有对友谊的感激与依赖,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与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与世相违孰自量”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名字不归青史笔”意指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