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45
春游
作者:王令 〔宋代〕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
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
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
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
可以便行坐,解脱快巾屦。
日长天地宽,飘戾飞云度。
风枝绿未柔,日萼红先露。
芳辰信可尚,嘉兴惜无寓。
旧闻黄公垆,颇枉壮士顾。
予虽轻数子,自适偶同趣。
起解身上衣,就贳青旗酤。
独酌不待劝,兴至还自注。
对物无所语,似若喧哗恶。
虽无歌舞欢,幸可篇章赋。
乾坤本闲暇,人物自纷遽。
劳苦曷不乐,岁月失已屡。
酒阑起四望,落日不可驻。
饥马自知家,何须问归路。
春风是谁在呼唤?鸟儿的歌声传到庭院。
放下书本,我该去哪里游玩?把马拴在城西的树下。
不必在意客人多不多,随意享受与春天的相遇。
高大的树林,清风送来竹影,影子疏朗,映出清幽的景致。
可以随意坐下,放松身心,脱去束缚的衣服和鞋子。
阳光明媚,天地广阔,云彩在空中飘荡。
风中的树枝绿意尚未柔和,阳光下花蕾已初现红色。
芳香的时节值得珍惜,但在嘉兴却无处可寄托。
我曾听闻黄公的酒垆,壮士们也曾光顾。
我虽然轻视你们,但我自得其乐,志趣相投。
解开上衣,去酒肆喝酒,随意畅饮。
独自饮酒无需劝酒,兴致来了自己斟酒。
面对万物无话可说,似乎喧哗令人生厌。
虽然没有歌舞欢娱,幸好还有诗篇可以作赋。
天地本是闲暇,人物总是忙碌。
劳苦为何不乐?岁月已屡次流逝。
酒阑时分四处张望,落日无法停驻。
饥饿的马儿自知归家,何必再问归路?
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冷暖,常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
《春游》创作于春季,正是大自然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风、鸟鸣等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游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忙碌生活中渴望放松心情的心理。
《春游》是一首描绘春日游玩的古诗,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开篇就以“春风谁相呼”引入,引出春天的氛围,接着通过“鸟语到庭户”描绘了自然的生机,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美丽。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涉及到春风、鸟鸣、高林、竹影等,充分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可以便行坐,解脱快巾屦”中,诗人表达了在春日惬意生活中的放松与自在,象征着对尘世烦扰的逃避。后续的描写中,诗人进一步细腻地刻画了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如“日长天地宽,飘戾飞云度”,表现了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广阔,令人心旷神怡。
尽管诗人独自饮酒,诗中却不乏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他在“虽无歌舞欢,幸可篇章赋”中,表达了对诗歌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没有豪华的享受,依然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感悟,将春游的愉悦与对自由的向往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游玩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令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春风谁相呼”中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夏天
C. 温暖和生机
D. 秋天
诗中提到的“系马城西树”意指什么?
A. 游玩的随意
B. 要回家
C. 不想游玩
D. 找朋友
诗人通过“独酌不待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A. 愤怒
B. 孤独
C. 自得其乐
D. 悲伤
与王令的《春游》相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派的情感表达,而王令则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的结合。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