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56:28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
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江边的老人打开了门,门外是枯萎的草。
他只知道为子孙感到忧愁,却不知自己已渐渐衰老。
江边的草茎已经枯萎,茎枯了叶子也焦黄。
怎么忍受那美好的意象已尽,每晚都被寒潮吞没。
陈羽,唐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借江边的景象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后代的担忧。
《江上愁思二首》以江边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衰老与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江上翁”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无奈的心境。开门向衰草,似乎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承认;而“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则突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自身老去的忽视,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的意象——草茎枯、叶复焦,更是加深了这种悲凉的氛围。草的干枯与焦黄象征着生命的衰退,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后一句“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无奈。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折射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
只知愁子孙,不觉生涯老。
江上草茎枯,茎枯叶复焦。
那堪芳意尽,夜夜没寒潮。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后代未来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个人在岁月流逝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力感,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事物的缅怀。
“江上翁开门,开门向衰草。”中“翁”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人?
在诗中,诗人最担心的是什么?
“那堪芳意尽”中的“芳意”指的是什么?
以上为《江上愁思二首》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