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8:41
庵里僧应行脚去,龛中佛也为眉嚬。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寺庙里的僧人应该出行了,龛里的佛像也似乎在皱眉。昔日的繁华如今已成寂寞,曾经的伟大人物如今都无声无息地埋葬在高冢之中。
诗中提到的“龛中佛”可以象征信仰与内心的宁静,而“行脚去”的僧人则暗示出世的修行生活。古代文人常通过佛教意象来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谒墓五首》中的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寺庙场景,僧人在行脚,佛像似乎也感受到世事变化而愁眉不展,这种对比既反映了宗教的宁静与世俗的动荡,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接下来的“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则将人世的繁荣与萧条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深刻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感慨与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悲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生命无常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庵里僧应行脚去”的意思是:
A. 僧人要留在寺庙
B. 僧人即将出行
C. 僧人正在打坐
“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的意思是:
A. 过去繁华,现今冷清
B. 现在繁华,过去冷清
C. 过去与现在一样
诗中提到的“龛中佛也为眉嚬”意在表达:
A. 佛像开心
B. 佛像忧虑
C. 佛像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