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02:10
老子归来作么生,扫空诸有觉身轻。
触蛮大战两蜗角,甫白相酬二鸟鸣。
煨芋僧高曾约话,负苓者黠不传名。
世间无过村田乐,莫怪庞公懒入城。
老子归来后生活怎样?一切都空灵,感到身体轻松。
与蛮族交战的两只蜗牛,互相鸣叫像是白色的相酬。
煨着芋头的高僧曾和我谈过,背负苓草的人却狡猾得不肯透露名字。
世间没有比村田的乐趣更大的,别怪庞公懒得进城。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比城市繁华与乡村宁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并反映了他对世俗的厌倦。从“老子归来”的提问开始,诗人便引入了哲学思考,暗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平静。诗中提到的“扫空诸有觉身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仿佛在追求一种靠近道家的无为境界。
后面提到的“触蛮大战两蜗角”,则通过微小的争执,映射出世间的无谓纷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诗人眼中显得微不足道。接着的“甫白相酬二鸟鸣”,则通过自然界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而“煨芋僧高曾约话”,则引入了隐士的形象,表明诗人与高僧之间的交流,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世间无过村田乐”强调了乡村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高度赞美。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向往,充分展现了刘克庄的诗歌特色与哲学思考。
整首诗强调对简单和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独特的哲学见解。
老子归来后,诗人感到什么?
A. 身心疲惫
B. 身体轻盈
C. 生活压力大
D. 无所适从
“触蛮大战两蜗角”中,蜗角代表什么?
A. 大争
B. 小争
C. 不争
D. 和谐
整首诗强调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 繁华的城市生活
B. 简单的乡村生活
C. 奢华的宫廷生活
D. 职场竞争的生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