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月(一作江城秋夜)》

时间: 2025-04-26 14:14:35

诗句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4:35

原文展示:

江干入夜杵声秋,
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白话文翻译:

夜幕降临,江边传来秋天的杵声,
高高的稀疏梧桐树上挂着斗牛星。
我独自凝视明月,心中感到苦涩,
人们的愁苦并非月光带来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杵声:打谷的声音,这里指秋天农忙的情景。
  • 百尺疏桐:高大的稀疏的梧桐树,象征孤独。
  • 斗牛:天上的星座,指的是“斗”星和“牛”星,天上的星星。
  • 思苦:思念的苦楚,表达内心的忧伤。
  • 月华:月光,这里指明亮的月光。

典故解析:

  • “斗牛”星宿出自古代天文学,是二十八宿之一,常与秋季的夜空联系在一起。
  • 明月常被古人用来寄托思乡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夜晚,作者在江边独处,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思乡情绪有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受。

诗歌鉴赏:

《秋月》通过简短的几句,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刻的情感氛围。诗的开头,作者以“江干入夜杵声秋”引入,声音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沉寂,伴随着杵声,仿佛唤起了对往昔的追忆。接着“百尺疏桐挂斗牛”,高大的梧桐树和星辰的描绘,既是自然景物的写照,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渺小。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通过“思苦自看明月苦”,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与苦涩,明月成为了情感寄托的对象。然而“人愁不是月华愁”则揭示了人们的愁苦并非来自月光,而是更深层次的内心挣扎。这个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复杂,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特色,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的孤独与思念与秋夜的宁静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令人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与人心的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干入夜杵声秋”:夜晚降临,江边传来杵声,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百尺疏桐挂斗牛”:高大的稀疏梧桐树上挂着斗牛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 “思苦自看明月苦”: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内心感到苦涩。
  • “人愁不是月华愁”:人间的愁苦并非来自于月光,而是更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杵声秋”与“挂斗牛”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梧桐树象征孤单的心情。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及人间愁苦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凋零与离别,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象征思念与孤独,常被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 杵声:代表着忙碌的生活和丰收的象征,但也带有一丝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杵声”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秋天的声音
    B. 春天的声音
    C. 夏天的声音
    D. 冬天的声音

  2. “百尺疏桐”中的“疏”字表示什么?
    A. 枝叶繁茂
    B. 树木稀疏
    C. 花开盛放
    D. 叶落满地

  3. 诗中提到的“斗牛”代表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天上的星宿
    C. 一种工具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秋月》和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明月的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多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两首诗都通过月亮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但情感的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沉重而孤独,后者则显得更加温暖与怀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东行别仲兄 海上 八 海上 七 海上 六 海上 五 海上 四 海上 三 海上 二 海上 一 吴门 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仓皇退遁 知过必改 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瘏口哓音 至死不渝 幺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研究 立德立言 气字旁的字 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影无踪 山峙渊渟 高字旁的字 羸弱 卓荦超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