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6:25
疏影三首 其三
李慈铭
盘心侵碧,又纤枝散遍,绛英珠缬。
可是双成,香唾吹来,犹带露华消息。
银瓶怕损轻盈影,且伴到琉璃屏格。
待倩痕一试凌波,照见玉容明灭。
还似年时旧梦,正妆成倚镜,相对愁绝。
钿朵风前,略整钗梁,却恐珊瑚敲折。
回头已逐东流去,只检取琼奁花叶。
误认将一幅留仙,绣满折枝裙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的氛围中,细腻而又略带忧愁的心境。
她的心情如同青碧的盘心(指荷叶),在微风中荡漾,轻柔的枝条散布开来,绛色的花朵和珠缬般的装饰令人陶醉。
然而,双重的美丽成就,似乎也带来了香气的抚慰,轻轻的唾香传来,仿佛带着露水的消息。
她小心翼翼地将银瓶的轻盈影子保护好,打算伴随到琉璃屏风之前。
等待着那轻盈的身影在水面上试探,照见自己的明媚容颜,却又是时隐时现。
不禁让她回忆起往昔的旧梦,那时她正妆梳理,倚镜而立,心中愁苦无比。
微风中,轻轻整理着发髻,生怕珊瑚发簪会被风吹折。
回首间,已然如东流水一般逝去,只能搜寻那古老的花叶。
误以为可以留下那画卷般的仙子,裙摆绣满了折枝的花朵。
李慈铭(约1670-1730),字子昂,号秋实,清代诗人,尤以词著称。他的作品常带有细腻的情感,擅长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风格婉约而深情。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的时期。李慈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借古诗抒发个人情感,传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氛围中的思绪,以荷叶、花朵等自然意象传达了她的内心感受。诗中的“香唾吹来,犹带露华消息”描绘出了一种清新而梦幻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芬芳的花园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美好。同时,通过“待倩痕一试凌波,照见玉容明灭”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我形象的关注与对美的追求,这也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与困惑。诗的最后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借用“误认将一幅留仙,绣满折枝裙褶”的意象,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细腻描写,反映了女性在美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选择题:李慈铭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填空题:诗中“银瓶怕损轻盈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香唾”是指香气的传递。 (对/错)
李清照与李慈铭的作品风格均以细腻著称,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李慈铭则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以上是对《疏影三首 其三》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李慈铭的这一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