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王庙》

时间: 2025-05-07 06:20:22

诗句

清汴河边五君子,身遏横流同日死。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

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

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

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身后是非谁与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0:22

原文展示:

五王庙 张舜民 〔宋代〕

清汴河边五君子,身遏横流同日死。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 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 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 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身后是非谁与评。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汴河边,有五位君子,他们身陷激流,同一天牺牲。 火灾曾经波及池塘的鱼,世道变迁,怎能顾及妻儿。 百尺高的城墙不足以依靠,日月照耀的只有孤独的忠诚。 在他们牺牲的时刻,是否还会考虑身后的名声。 唉,伯夷已经死去,孔子也不再复生,身后的对错由谁来评说。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汴河:指汴河,流经宋代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河流。
  • 五君子:指五位品德高尚的人。
  • 身遏横流:指身陷险境,面临巨大的困难或危险。
  • 火炎曾是及池鱼:比喻灾难波及无辜。
  • 世变:指社会或时代的巨大变化。
  • 百尺高城不足凭:比喻高墙也保护不了人。
  • 日月所照惟孤诚:指只有忠诚之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 杀身际:指面临死亡的时刻。
  • 身后名:指死后留下的名声。
  • 伯夷、孔子:分别指古代的贤人和圣人,代表道德和智慧的典范。

典故解析:

  • 伯夷、孔子:伯夷是商朝末年的贤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中提到他们,意在表达对道德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对身后评价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观察到社会动荡、人心不古的情况下,对忠诚和道德的思考和呼唤。通过五位君子的牺牲,表达了对忠诚和道德的崇高敬意,以及对身后评价的无奈和疑问。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五位君子在清汴河边的牺牲,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巨大困难和危险时的忠诚和勇敢。诗中“火炎曾是及池鱼”一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灾难的无情和世道的变迁,暗示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无力。而“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则强调了忠诚的价值,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忠诚之心依然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最后,通过提到伯夷和孔子,诗人表达了对道德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对身后评价的无奈和疑问,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汴河边五君子,身遏横流同日死:描绘五位君子在清汴河边面临巨大困难,同一天牺牲的情景。
  2. 火炎曾是及池鱼,世变安能顾妻子:用火灾波及池鱼的比喻,表达灾难的无情和世道的变迁,暗示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无力。
  3. 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强调忠诚的价值,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忠诚之心依然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4. 当其杀身际,肯念身后名:提出疑问,是否在面临死亡的时刻,还会考虑身后的名声。
  5. 呜呼,伯夷既死孔子不复生,身后是非谁与评:通过提到伯夷和孔子,表达对道德和智慧的尊崇,以及对身后评价的无奈和疑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炎曾是及池鱼”,用火灾波及池鱼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灾难的无情。
  • 排比:如“百尺高城不足凭,日月所照惟孤诚”,通过排比强调了忠诚的价值。
  • 感叹:如“呜呼”,表达了对身后评价的无奈和疑问。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忠诚和道德的崇高敬意,以及对身后评价的无奈和疑问。通过五位君子的牺牲,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汴河:象征清澈和纯洁。
  • 五君子:象征忠诚和勇敢。
  • 火炎:象征灾难和无情。
  • 百尺高城:象征保护和依靠。
  • 日月:象征时间和永恒。
  • 孤诚:象征忠诚和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五君子”是指什么? A. 五位品德高尚的人 B. 五位政治家 C. 五位文学家 D. 五位军事家

  2. “火炎曾是及池鱼”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提到的“伯夷”和“孔子”分别代表什么? A. 道德和智慧 B. 政治和军事 C. 文学和艺术 D. 经济和科技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忠诚的赞美。
  • 《滕王阁序》(王勃):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对忠诚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五王庙》与《岳阳楼记》:两者都表达了对忠诚和道德的赞美,但《五王庙》更多地关注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无力,而《岳阳楼记》则更多地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浦 南浦 秋燕 南浦 得友人消息 南浦 送友人游幕 南浦 和鲁逸仲韵 南浦驿 南浦驿赠升之 南浦驿送周训 南浦 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 南浦 赠双溪凌秋渚,兼寄家湛思帷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至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幽郁 杖履纵横 敦世厉俗 一文不名 濮上之音 反犬旁的字 仪态 强言 轻而易举 下国 木字旁的字 去开头的成语 须发皆白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