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8:43
《仙客归乡词二首》 施肩吾 〔唐代〕
六合八荒游未半,
子孙零落暂归来。
井边不认捎云树,多是门人在后栽。
洞中日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
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历各地后暂时回到故乡的感慨。六合与八荒的旅程未曾走完,子孙后代已经稀少,回到家乡却对井边的云树感到陌生,发现大多是门外的人在后面种植。身处洞中,日月如常,仿佛自己是个仙人,离开故乡也不算几年。走出城郭,才知道人事已变迁,旧时的金钱也要抛弃。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感悟,常蕴含哲理。
此诗写于施肩吾游历归乡之后,感受故乡的变化与人事的变迁。正值唐代,社会经历了盛衰交替,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情。
《仙客归乡词二首》通过描绘作者归乡时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人事沧桑与时间流逝的主题。开篇以“六合八荒游未半”引入,表达了作者在外游历的无尽与不舍,紧接着提到“子孙零落”,则是对家乡现状的深刻叹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在“井边不认捎云树”一句中,诗人以井边的云树象征着故乡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改变,更是内心深处对故乡的陌生与无奈。
接下来的“洞中日月洞中仙”,展现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超脱与宁静,似乎在洞中可以逃避世俗的变迁。然而,当他走出郭外,才意识到“人代变”的现实,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连昔日的财富和价值观也要随之抛弃。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迷茫与无助,体现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施肩吾卓越的诗歌才华。
整首诗通过游历与归乡的对比,探讨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施肩吾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提到的“子孙零落”主要表达了什么?
“出郭始知人代变”中的“郭”指的是什么?
施肩吾的《仙客归乡词》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施肩吾侧重于个人游历后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更注重家族之间的情感联系。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