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其一》

时间: 2025-07-27 03:57:25

诗句

半壁江山,浑不是、莺花故业。

难回首、萧条野寺,凄凉落月。

乡国烽烟何处认,桥亭卜卦谁人识。

记孤城、只手挽银河,心如铁。

才赋罢,无家别。

早殉此,馀生节。

尽年年茶阪,杜鹃啼血。

三尺焦桐遗古调,一杯黄士埋忠穴。

想哀弦、泉底瘦蛟蟠,苔花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57:25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一
作者: 吴藻 〔清代〕

半壁江山,浑不是莺花故业。
难回首萧条野寺,凄凉落月。
乡国烽烟何处认,桥亭卜卦谁人识。
记孤城只手挽银河,心如铁。
才赋罢,无家别。
早殉此,馀生节。
尽年年茶阪,杜鹃啼血。
三尺焦桐遗古调,一杯黄士埋忠穴。
想哀弦泉底瘦蛟蟠,苔花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即使我拥有一半的江山,但这并不是莺花的故业(指富饶的家乡)。我难以回首那萧条的野寺,凄凉的落月映照着我。我的故乡如今烽烟四起,我在桥亭占卜,谁能理解这一切?我记得孤城,我孤身一人挽起银河,心如铁石。刚刚写完诗,已是无家可归。早已殉情于此,余生如同节日般孤寂。年复一年,茶阪上杜鹃啼血。三尺的焦桐留下古老的调子,一杯黄士埋葬了忠诚的冤屈。想起在弦泉底部的瘦蛟游弋,苔花在炙热的阳光下愈发鲜明。


注释:

  • 半壁江山:指一半的国家或领土。
  • 莺花故业:指富饶的故乡,莺花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 萧条野寺:形容寺庙的荒凉和凄凉。
  • 烽烟:指战争或动乱的迹象。
  • 卜卦:占卜,用于预测未来。
  • 孤城:指孤立的城池,象征孤独和无助。
  • 黄士:指黄士(黄忠)的忠诚,寓意忠贞不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字景宣,号雪渔,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诗歌以豪放悲壮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个人命运的悲哀。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清代动荡时期,正值国家衰落,吴藻所处时代的社会动乱和个人遭遇的困境,使得他在诗中强烈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苦。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一》是吴藻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充满了忧愁和对故国的怀念。开篇即以“半壁江山”引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明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热爱与思念。接下来的“难回首萧条野寺,凄凉落月”则用景抒情,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孤独。诗中用“乡国烽烟何处认”表达了对故乡战乱的无奈,而“桥亭卜卦谁人识”则是对未来命运的迷茫。整首诗通过对孤城、古调、杜鹃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奈,情感深沉而真实。吴藻在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成功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壁江山,浑不是莺花故业:我拥有的江山并不是美丽富饶的故乡。
  2. 难回首萧条野寺,凄凉落月:我难以回想起荒凉的寺庙,凄凉的月光映照着我。
  3. 乡国烽烟何处认,桥亭卜卦谁人识:我的故乡烽烟四起,我在桥亭占卜,谁能理解这一切?
  4. 记孤城只手挽银河,心如铁:我记得孤城,独自挽起银河,心如铁石。
  5. 才赋罢,无家别:刚写完诗歌,已无家可归。
  6. 早殉此,馀生节:早已殉情于此,余生如同节日般孤独。
  7. 尽年年茶阪,杜鹃啼血:年复一年,茶阪上杜鹃啼血。
  8. 三尺焦桐遗古调,一杯黄士埋忠穴:三尺的焦桐留下古老的调子,一杯黄士埋葬了忠诚的冤屈。
  9. 想哀弦泉底瘦蛟蟠,苔花热:想起在弦泉底部的瘦蛟游弋,苔花在炙热的阳光下愈发鲜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如铁”,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坚毅与无情。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孤城”、“杜鹃”等意象,赋予了诗歌丰富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国家沦陷、个人孤独的深切感慨,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沉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国家的命运。
  • 莺花:代表美好与富饶。
  • 萧条:象征荒凉与悲伤。
  • 孤城:象征孤独与无助。
  • 杜鹃:寓意哀伤与思念。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对故国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半壁江山”指什么? A. 一半的国家
    B. 一半的河流
    C. 一半的山脉

  2. “乡国烽烟何处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虑
    B. 开心
    C. 嫉妒

  3. “心如铁”意味着什么? A. 诗人内心坚强
    B. 诗人内心脆弱
    C. 诗人内心平静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 吴藻的《满江红》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均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但吴藻的情感更加沉重,注重个人的孤独感,而苏轼则融入了更多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曲赋鉴赏入门》
  • 《吴藻传》

以上为《满江红 其一》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诗词有所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 其一 天下乐令/减字木兰花 广寒秋 题慈相上人竹林晏坐小照 广寒秋 九月十九过天仙庵,同福真老尼茶话 万里春 万里春 万里春 万里春 秋暮北九水独游 万里春 万里春 易朱弦作新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倚马万言 噍类无遗 絶无仅有 当局者迷 枕席未安 钳口侧目 寸字旁的字 丕训 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瑜百瑕一 歺字旁的字 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大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红嫣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